- 建筑消防工程設計與施工手冊(第二版)
- 石敬煒主編
- 14字
- 2020-05-19 15:12:11
3.3 廠房、倉庫的防爆和安全疏散
3.3.1 廠房、倉庫的防爆
(1)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宜獨立設置,并宜采用敞開或半敞開式。其承重結構宜采用鋼筋混凝土或鋼框架、排架結構。
(2)有爆炸危險的廠房或廠房中有爆炸危險的部位應設置泄壓設施。
(3)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其泄壓面積宜按下式計算,但當廠房的長徑比大于3時,宜將該建筑劃分為長徑比不大于3的多個計算段,各計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為泄壓面積:
(3-1)
式中 A——泄壓面積,m2;
V——廠房的容積,m3;
C——廠房容積為1000m3時的泄壓比,可按表3-11選取,m2/m3。
(4)泄壓設施宜采用輕質屋面板、輕質墻體和易于泄壓的門、窗等,不應采用普通玻璃。
泄壓設施的設置應避開人員密集的場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險的部位。作為泄壓設施的輕質屋面板和輕質墻體的單位質量不宜超過60kg/m2。屋頂上的泄壓設施應采取防冰雪積聚措施。
表3-11 廠房內爆炸性危險物質的類別與泄壓比值 單位:m2/m3

注:長徑比為建筑平面幾何外形尺寸中的最長尺寸與其橫截面周長的積和4.0倍的該建筑橫截面積之比。
(5)散發較空氣輕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甲類廠房,宜采用輕質屋面板的全部或局部作為泄壓面積。頂棚應盡量平整、避免死角,廠房上部空間應通風良好。
(6)散發較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甲類廠房以及有粉塵、纖維爆炸危險的乙類廠房,應采用不發火花的地面。采用絕緣材料作整體面層時,應采取防靜電措施。
散發可燃粉塵、纖維的廠房內表面應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掃。
廠房內不宜設置地溝,必須設置時,其蓋板應嚴密,地溝應采取防止可燃氣體、可燃蒸氣及粉塵、纖維在地溝積聚的有效措施,且與相鄰廠房連通處應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7)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生產部位,宜設置在單層廠房靠外墻的泄壓設施或多層廠房頂層靠外墻的泄壓設施附近。
有爆炸危險的設備宜避開廠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構件布置。
(8)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的總控制室應獨立設置。
(9)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的分控制室宜獨立設置,當貼鄰外墻設置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燒體實體墻與其他部分隔開。
(10)有爆炸危險區域內的樓梯間、室外樓梯或與相鄰區域連通處,應設置門斗等防護措施。門斗的隔墻應為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的實體墻,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并應錯位設置。
(11)使用和生產甲、乙、丙類液體廠房的管、溝不應和相鄰廠房的管、溝相通,該廠房的下水道應設置隔油設施。
(12)甲、乙、丙類液體倉庫應設置防止液體流散的設施。遇濕會發生燃燒爆炸的物品倉庫應設置防止水浸漬的措施。
(13)有粉塵爆炸危險的筒倉,其頂部蓋板應設置必要的泄壓設施。
糧食筒倉的工作塔、上通廊的泄壓面積應規定執行。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其他糧食儲存設施應采取防爆措施。
(14)有爆炸危險的倉庫或倉庫中有爆炸危險的部位,宜按本節規定采取防爆措施、設置泄壓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