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種經濟動物疾病防治大全
- 李典友 高本剛編著
- 518字
- 2020-05-19 15:14:07
第一章 動物疾病發生原因與預防措施
特種經濟動物疾病是指特種經濟動物體內某種致病因素致使機體的一個或多個組織器官損傷而引起其功能障礙或異常而發生的疾病,給經濟動物養殖者帶來經濟損失,同時威脅到人體和其他動物的健康。因此,養殖場的種類疾病預防工作十分重要。特種經濟動物疾病防治,減少其疾病的發生是整個特種經濟動物養殖工作中極其重要的環節。
在生產實踐中,通常根據動物疾病是否具有傳染性,將動物疾病分為傳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傳染病、細菌性傳染病、衣原體病、寄生蟲病等)與非傳染性疾病(包括營養代謝性疾病、中毒病、內科病、外科病和雜病等)。后者多由飼養管理不善、營養缺陷和代謝障礙、毒物中毒及飼養環境條件差等引起。尤其是目前人工養殖野生經濟動物密度大,集約化、規模化情況下,危害最嚴重的是傳染病,其次是寄生蟲病,這些疾病會迅速在個體間傳染,在很短時間內往往大批發生,甚至波及整個養殖場,引起多數養殖動物發病或死亡,嚴重地影響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有些人畜共患病,如狂犬病、禽流感、鉤端螺旋體病等,還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必須堅持“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采取以下綜合性預防疾病的措施,使養殖的經濟動物體質良好,提高其機體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