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七、羊黑疫

羊黑疫又稱羊傳染性壞死性肝炎,是由B型諾維梭菌(又稱水腫梭菌)引起的一種綿羊和山羊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癥。本病以肝實質壞死性病灶為特征。諾維梭菌廣泛存在于土壤中,當羊采食被芽孢體污染后的飼草,芽孢由胃腸壁經門靜脈進入肝臟,仍以芽孢形式潛藏于肝臟組織中,但不引起發病;當肝臟因受未成熟的游走肝片形吸蟲幼蟲感染損害時,存在于該處的芽孢獲得適宜條件而迅速生長繁殖,產生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毒血癥,損害神經元和其他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細胞,導致急性休克而死亡。本菌能使1歲以上綿羊感染,多見于2~4歲營養良好的綿羊,山羊也可感染發病。該病的發生與肝片吸蟲的感染程度密切相關,主要在春夏季發生于肝片吸蟲流行的低洼潮濕放牧地區的羊群。

1.癥狀

該病病程很短,臨床癥狀不明顯,絕大多數病羊未見有癥狀而突然死亡。少數病例病程延長1~2日,病羊表現精神委頓,放牧掉群,食欲廢絕,反芻停止,流涎,呼吸急促,體溫升至41.5℃左右,最后在昏迷俯臥狀態下死亡。

2.剖檢

病死的羊尸體迅速腐爛,皮下靜脈顯著瘀血,使其皮膚呈暗黑色,故稱“黑疫”;胸部皮下組織水腫;心包腔積液;真胃幽門部和小腸充血、出血;肝臟表面和深層有數目不等的灰黑色壞死灶,肝臟充血腫脹,壞死性病灶的界限清晰,灰黃色周圍有一鮮紅色充血帶圍繞,切面呈半圓形。羊黑疫肝臟的這種壞死病變是特征性的,具有很大的診斷意義。

3.診斷

根據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特征和剖檢肝臟壞死病變特征即可做初步診斷。確診需做細菌學和毒素檢查。采取肝臟壞死灶的組織涂片染色鏡檢,毒素檢查可用“卵磷脂酶試驗”檢查病料組織中含有B型諾維梭菌所產生的毒素,確診該羊死于羊黑疫。臨床診斷應與羊快疫、羊猝狙、羊腸毒血癥和羊炭疽等癥狀相似類病癥進行鑒別。

4.防治方法

(1)預防 加強飼養管理,設圈于高燥處,禁止在低洼潮濕地區放牧。做好防治工作,控制肝片吸蟲的感染。由舍飼改為放牧之前,對羊群每年至少要進行2次定期驅蟲,一次在秋末冬初由放牧轉為舍飼之前,另一次在冬末春初由舍飼改為放牧之前。在流行地區的羊群,應定期進行特異性免疫,每年接種羊黑疫氫氧化鋁甲醛菌苗或用羊黑疫、羊快疫二聯苗或七聯干粉苗進行預防接種。

(2)治療 本病發生、流行時,將羊群移牧于高燥地區。可用抗諾維梭菌血清進行早期預防,每只羊皮下或肌內注射10~15毫升,必要時重復1次。

病程稍緩的羊只,肌內注射青霉素80萬~160萬國際單位,每日2次;連用3日;或者發病早期靜脈或肌內注射抗諾維梭菌血清50~80毫升,必要時重復用藥1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宣化县| 德格县| 博兴县| 西青区| 穆棱市| 天门市| 纳雍县| 白银市| 石台县| 九江县| 象山县| 商水县| 阳朔县| 夏邑县| 双城市| 辛集市| 镇雄县| 安龙县| 屏山县| 达州市| 武平县| 道真| 灯塔市| 银川市| 万山特区| 五华县| 青州市| 平顺县| 鱼台县| 永济市| 姚安县| 翁牛特旗| 卢龙县| 镇平县| 达拉特旗| 灵宝市| 台中县| 瑞安市| 乐安县| 无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