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病中草藥驗方與針刺療法
- 李典友 高本剛編著
- 1231字
- 2020-05-19 15:11:40
三、鏈球菌病(嗓喉病)
羊鏈球菌病俗稱“嗓喉病”,是由一種溶血性鏈球菌獸疫亞種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全身性出血性敗血癥,頜下淋巴結和喉嚨腫脹及漿血性肺炎與纖維素性胸膜肺炎,呼吸困難,膽囊腫大。本菌存在于病羊各個組織器官及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病羊和帶菌羊為傳染源,以呼吸道為主要傳染途徑,也可經皮膚創傷及黏膜感染或通過羊虱、蚊蠅、吸血昆蟲叮咬等途徑傳染。綿羊易感染性高,山羊次之。另外氣候干燥,飼料質量差,棚舍羊群擁擠及體內外寄生蟲等均可使機體抵抗力減弱,從而促進本病的發生。
1.癥狀
本病潛伏期自然感染3~7日,少數10日。
① 最急性型 病程較短,病初癥狀不明顯,一般在24小時內死亡。
② 急性型 本病病初患羊精神委頓,垂頭,弓背,呆立,不愿行走,體溫升高至41℃,眼結膜充血,流淚或有黏性口流涎,并混有泡沫,鼻孔流漿性、膿性分泌物。食欲減退或廢食,停止反芻,糞便松軟,有時帶有黏液或血液。咽喉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有時可見眼瞼、嘴唇、面頰腫脹,呼吸困難。患羊臨死前常有磨牙、呻吟,且有抽搐,最后衰竭倒地窒息而死亡。孕羊陰門紅腫,乳房部位腫脹,發生流產。
③ 亞急性型 病羊體溫升高,食欲減退。流黏性透明鼻液,咳嗽,呼吸困難。糞便松軟帶有黏液和血液。嗜臥,不愿走動,走路步態不穩,病程1~2周。
④ 慢性型 一般輕度發熱,食欲不振,腹圍減小、消瘦,有的病羊咳嗽,有的出現關節炎,步態僵硬。病程30日左右,最后衰竭倒地,多數窒息死亡。
2.剖檢
主要以敗血性變化為主。尸僵不明顯,各臟器廣泛出血,以膜性組織(大網膜,腸系膜等)尤為明顯。淋巴結腫大、出血,咽喉氣管黏膜出血,肺臟水腫、氣腫,肺實質出血,呈大葉性肺炎,有時肺臟尖葉有壞死灶。肺臟常與胸壁粘連;肝(實)變大,表面少量出血,膽囊腫大,腎質地變脆軟,腫脹梗死,各臟器漿膜面常覆有黏稠、絲狀纖維素樣物質。
3.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和臨床癥狀,尤以咽喉部及下頜淋巴結腫脹,呼吸困難和剖檢病變等可做初步診斷。本病與巴氏桿菌病癥狀相似,確診需采集心血液、膿汁、胸水、腹水、淋巴結及肝、脾、臟器組織等病料做病原學檢查。也可將肝、脾臟及淋巴結等病料組織制成懸液注射到家兔腹腔中,則家兔1日內迅速死亡,取出染色鏡檢,可發現病原典型特征,并進行病原分離鑒定。診斷本病應與炭疽、巴氏桿菌病及羊快疫類似疾病相區別。
4.防治方法
(1)預防 改善飼養管理,保持圈舍清潔、干燥、通風,定時更換褥草,搞好防寒保溫工作,避免擁擠;加強檢疫工作,不從疫區引進種羊及制品,引進種羊需經檢疫和隔離觀察,確認無病后方可混群飼養;疫區每年發病季節到來之前,用羊鏈球菌氫氧化鋁甲醛菌苗進行預防接種,2~3周后再接種1次,免疫期半年以上;發現病羊應立即封鎖隔離治療,并進行消毒工作。
(2)治療 病早期用青霉素,每只每次用80萬~160萬國際單位,每日肌內注射2次,連用2~3日。10%磺胺嘧啶鈉按每次10毫升肌內注射,每日2~3次,連用3日。口服復方新諾明片,按每千克體重25~30毫克,每日2次,連用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