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通關寶典·基礎獸醫學部分
- 鄧樺主編
- 8字
- 2020-05-19 14:04:01
第二章 動物生理學
第一節 概 述
考綱考點:(1)體液和內環境的概念;(2)穩態與生理功能的關系;(3)機體功能調節的基本方式;(4)反射、反射弧與機體功能的調節。
一、機體功能與環境
1.體液與內環境的概念
(1)體液的概念 動物體內所含的液體總稱為體液。正常動物體內的總體液量占身體質量的45%~70%,而幼年動物的體液含量更高。有2/3的體液存在于細胞內,稱為細胞內液;1/3的體液存在于細胞外,稱為細胞外液。
(2)內環境的概念 指細胞直接生活(存)的液體環境,即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液和腦脊液等。
2.穩態與生理功能的關系
指機體通過自身的調節活動,使內環境的各種理化因素(如溫度、滲透壓、酸堿度、O2分壓以及電解質和營養成分的濃度等)的變化控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內環境穩態是細胞乃至整個機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必要條件。
二、機體功能的調節
1.機體功能調節的基本方式
(1)神經調節 是指通過神經系統的活動來調節機體的功能。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神經調節的特點是反應快、準確、作用部位局限和作用時間短暫。
(2)體液調節 是指內分泌腺和具有內分泌功能的組織細胞產生的特殊化學物質,通過體液到達較遠或鄰近的特定器官、組織或細胞,影響并改變其生理功能的調節方式。其調節具有作用范圍廣、作用緩慢和持續時間長的特點。
一般來說,體液調節是一個獨立的調節系統,但有些內分泌腺處于神經調節之下,使體液調節成為反射弧中傳出通路的伸展部分,這種情況稱為神經-體液調節。
(3)自身調節 指組織和細胞在不依賴神經、體液調節的情況下,自身對刺激發生適應性反應的過程。自身調節具有調節較為簡單、調節幅度小、影響范圍小、靈敏度較低的特點,是神經、體液調節的一種補充。
2.反射、反射弧與機體功能的調節
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的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的規律性應答。
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動物機體功能的神經調節主要通過反射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