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力發電機組控制技術
- 李良君主編
- 837字
- 2020-05-07 11:27:29
序
隨著傳統能源日益緊缺,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的生產規模和使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京都議定書》簽署后,新的溫室氣體減排機制將進一步促進綠色經濟以及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全面進行,新能源將迎來一個發展的黃金年代。
當前,隨著中國的能源與環境問題日趨嚴重,新能源開發利用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新能源一方面可以作為傳統能源的補充,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環境污染。我國新能源開發利用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也以年均超過25%的速度增長。自《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后,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與之配套的行政法規和規章來推動新能源的發展,中國新能源行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中國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方面已經取得顯著進展,技術水平已有很大提高,產業化已初具規模。
新能源作為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家已經出臺和即將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為新能源發展注入動力。隨著投資光伏、風電產業的資金、企業不斷增多,市場機制不斷完善,“十三五”期間光伏、風電企業將加速整合,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樂觀。
2015年根據教育部教職成函【2015】10號文件《關于確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2015年度立項建設項目的通知》,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和酒泉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分布在全國的10大地區、20個省市的30個職業院校,建設國家級新能源類專業教學資源庫,得到了24個行業龍頭、知名企業的支持,建設了18門專業核心課程的教育教學資源。
新能源類專業教育教學資源庫開發的18門課程,是新能源類專業教學中應用比較廣、涵蓋專業知識面比較寬的課程。18本配套教材是資源庫海量顆粒化資源應用的一個方面,教材利用資源庫平臺,采用手機APP二維碼調用資源庫中的視頻、微課等內容,充分滿足學生、教師、企業人員、社會學習者時時、處處學習的需求,大量的資源庫教育教學資源可以通過教材的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全國新能源相關院校的教學過程,為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做出貢獻。
戴裕崴
2017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