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與資料管理作者名: 王輝 許法軒主編本章字數: 1209字更新時間: 2020-05-07 12:47:45
第二節 水泥砂漿防水層
一、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1.水泥砂漿防水層所用的材料應符合的規定
(1)水泥應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或特種水泥,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的水泥;
(2)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應大于1%,硫化物和硫酸鹽含量不得大于1%;
(3)用于拌制水泥砂漿的水應采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4)聚合物乳液的外觀為均勻液體,無雜質、無沉淀、不分層;
(5)外加劑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的質量要求。
2.普通水泥砂漿防水層的配合比
其應按表4-3選用;摻外加劑、摻合料、聚合物水泥砂漿的配合比應符合所摻材料的規定。
表4-3 普通水泥砂漿防水層的配合比

3.水泥砂漿防水層的基層質量應符合的規定
(1)基層表面應平整、堅實、清潔,并應充分濕潤,無明水;
(2)基層表面的孔洞、縫隙應采用與防水層相同的水泥砂漿填塞并抹平;
(3)施工前應將埋設件、穿墻管預留凹槽內嵌填密封材料后,再進行水泥砂漿防水層施工。
4.水泥砂漿防水層施工要求
(1)分層鋪抹或噴涂,鋪抹時應壓實、抹平和表面壓光;
(2)防水層各層應緊密貼合,每層宜連續施工,必須留施工縫時應采用階梯坡形槎,但離開陰陽角外不得小于200mm;
(3)防水層的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
(4)水泥砂漿終凝后應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溫度不宜低于5℃并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日。
5.水泥砂漿防水層施工應符合的規定
(1)水泥砂漿的配制、應按所摻材料的技術要求準確計量;
(2)分層鋪抹或噴涂,鋪抹時應壓實、抹平,最后一層表面應提漿壓光;
(3)防水層各層應緊密黏合,每層宜連續施工;必須留設施工縫時,應采用階梯坡形槎,但與陰陽角的距離不得小于200mm;
(4)水泥砂漿終凝后應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溫度不宜低于5℃,并應保持砂漿表面濕潤,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未達到硬化狀態時,不得澆水養護或直接受雨水沖刷,硬化后應采用干濕交替的養護方法。潮濕環境中,可在自然條件下養護。
二、分項工程質量驗收標準
1.主控項目
(1)防水砂漿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產品性能檢測報告、計量措施和材料進場檢驗報告。
(2)防水砂漿的黏結強度和抗滲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砂漿黏結強度、抗滲性能檢測報告。
(3)水泥砂漿防水層與基層之間應結合牢固,無空鼓現象。
檢驗方法:觀察和用小錘輕擊檢查。
2.一般項目
(1)水泥砂漿防水層表面應密實、平整,不得有裂紋、起砂、麻面等缺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2)水泥砂漿防水層施工縫留槎位置應正確,接槎應按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3)水泥砂漿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值的85%。
檢驗方法:用針測法檢查。
(4)水泥砂漿防水層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為5mm。
檢查方法: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3.檢查數量
水泥砂漿防水層分項工程檢驗批的抽樣檢驗數量,應按施工面積每100m2 抽查1 處,每處10m2,且不得少于3 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