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養殖用藥問題解析與“零用藥”的實現
- 蔣發俊
- 437字
- 2020-05-07 11:50:09
一、鯽魚“鰓出血”、大紅鰓等病害流行
鯽魚本身是抗逆性、抗病力很強的優良品種,是我國主要的養殖品種。其中江蘇是我國最主要的鯽魚養殖集中地區,養殖條件好,畝產高,各種配套設施齊全,現代化漁業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2007年開始,華東地區養殖的鯽魚開始被孢子蟲病造成的苗種及成魚大規模死亡所困擾,治愈率低。后來大紅鰓病出現。2009年“鰓出血”暴發,其中鯽魚“鰓出血”由于發病快、傳染率、死亡率高,往往最令養殖戶頭疼。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5年6年時間里,“鰓出血”肆虐江蘇鯽魚養殖業。據統計,魚病暴發高峰期,曾經發病魚塘面積占養殖面積近8成。同時傳染速度快,一口塘發病,周圍十口塘、百口塘發病的現象屢見不鮮。
據江蘇省射陽縣黃沙港從事多年水產養殖的人士說,自2009年以來,每到異育銀鯽“鰓出血”病發生的季節,每天僅從黃沙港養殖區拖出去的死魚就不止30萬斤(1斤=500克)!不少的養殖戶因為魚病的暴發而返貧了,還有一些養殖戶出現“跑路”現象。
截至2017年,華東地區鯽魚養殖集中區病害流行依然是年復一年,連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