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3 外部空間環境設計的原則和要點

關于外部空間環境設計的原則,包含有兩層意思:一是以功能、技術、客觀條件、生態保護等是否符合科學的發展規律,以及在社會實踐中的可行性因素的充分關照為出發點,在進行設計時所應遵循的法則或標準依據;二是以設計學的基本原理為出發點,以“設計”的視點和專業的角度對設計的方式方法所進行的規律性總結。

要真正有效把握好室外環境設計的原則,以上二者都不能忽略。前者是一項設計是否能得以貫徹實現,并能經歷時間檢驗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對設計結果進行評價的“客觀標準”;后者則是完成優秀設計以達到直觀效果的“主觀性指標”。

2.2.3.1 尊重自然的原則

以科學的態度和尊重自然的精神進行設計,是人們應遵循的基本法則。首先,應把握好人地關系。面對人類社會對自然環境資源的消耗和破壞,人類只有從自身、微觀的居住環境和活動空間的改善入手,而這種改善均不能脫離“天”“地”“人”“和”的根本原則;其次,應把握好生態關系。生態設計也稱綠色設計,是將環境因素納入設計之中,從而幫助確定設計的決策方向。生態設計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含義:第一,是從保護環境角度考慮,減少資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第二,是從商業角度考慮,降低成本、減少潛在的責任風險,以提高競爭能力;第三,把握好地域特征。良好人工環境的營造是人們溝通自然的唯一橋梁。在設計實踐中,利用不同區域中地理環境的客觀差異所呈現的“異質化”的生態及景觀特征,盡力體現不同地域間的特有風貌,不僅表明特定地域的人們對客觀自然規律的尊重和對自然生態的維護,在符合自然生態循環規律的同時,又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不同地域的風情,呈現出鮮明的異質文化特征。

2.2.3.2 符合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

在共同構成人居環境的有機系統中,社會環境是指特定地域中的群落在其所在地順勢形成的一種人際空間和地域環境。它包括國家、民族、人口、社會、語言、文化、宗教和民俗方面的地域分布,以及各種人群對周圍事物的心理及現實體驗后相應產生的社會行為,最終通過特定的生活方式表達出來。例如,櫻花作為日本的國花,賞櫻花就成為日本人每年一度的重要生活內容。因此,由櫻花構成的環境對于日本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成為容納他們特定生活方式的恰當空間及“容器”。

人類社會中的每一個體與外界都相互關聯,包括人與自然環境、人與人之間都永遠是有機體,而室外環境是構成這種關聯的因素和媒介。人設計和制造環境,但環境也如同容器一樣,將人們對空間的需求、社會生活及行為方式包容于其中,因此會對人們的行為規范產生誘導與限制的作用,從而產生“環境塑造人”的實際意義。因此,在進行室外環境的設計時,一切著眼點都要圍繞事物間的關聯因素,要以符合人類社會的生產及生活行為方式作為設計的指導思想。

2.2.3.3 注重歷史與文化

自然環境會因地理、地域和氣候等因素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地域風貌。同樣的人為環境,也會因不同地域的民族對自身文化的自覺理解,而選擇自身特有的表達方式。會在自覺與不自覺間,將一個民族隱形的意識形態、文化和價值觀,通過并借助于環境設計將其顯現地表達出來。

一個民族和特定地域中的人群是否珍視自身的歷史和文化,能折射出每個民族和群落在不同地域或國家間特有的文化價值觀,也決定著這個民族對歷史與文化的自覺程度,體現出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健康程度。在全人類都重新認識并認可“非同質化”異域文化價值的今天,是否具備和擁有自身特色的民族地域文化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度、地區和民族文化等軟實力的標志。或者說,一個國家、地域和民族的傳統文化、哲學、宗教、民族價值觀,以及思想理念都不同程度地借助于外部環境來進行表達和體現。與此同時,一個民族的歷史淵源及血脈也具體通過歷史文化遺跡進行傳承和彰顯。

如果一味流于簡單地抄襲和模仿,非但無助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表達,甚至會抹殺一個民族自身特有的文化痕跡。積極的做法是,根據不同的環境特點,從地域文化資源中選擇恰當、能代表和體現自身文化、民族精神和地域特征的符號為元素,結合諸多環境要素進行設計。對群落自身,使人產生情緒上、心理上的向心力和認同感。對外,通過符號化設計元素的運用,借助于符號化的象征作用將自身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進行一種外化的張揚。從中折射出每個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國家間的文化價值觀,甚至是不同國家和民族間的意識形態的巨大反差,呈現出特有的鮮明文化特征。例如,始建于明朝的天安門城樓及后來興建的天安門廣場,以中國特有的建筑樣式,以“中國紅”意味的色彩元素組合構成有鮮明“中國味道”的空間氛圍,已經成為體現中華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空間及視覺符號。

2.2.3.4 形式美原則

在設計實踐中,以遵循客觀規律為原則,將求得主觀性、客觀性和科學性等諸多因素的平衡,使功能指標及審美情趣得以實現,從中體現并建立民族、地域及時代的審美典范,以功能的合理性及審美內容的完美結合來充分展示審美的力量。

中國先人用“對立與統一”的基本法則對宇宙的運行規律進行了辯證總結,在藝術實踐中,經過對以往經典作品的分析與研究,總結了符合人們審美習慣的構圖規律,成為人們今天所熟知的形式美法則。其中,“對立與統一”的辯證法成為構成形式美規律的總法則。形式美法則的有效運用,既促進了審美形成的過程,也能對以往成熟作品進行合理而系統的總結,同時成為實現合理、合情的審美表現的關鍵因素和展示審美力量的最佳途徑和有效手段。如: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創造者通過“塔高×2=塔身每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以符合黃金分割的三角形在對立中求統一,體現出簡約之美。

在構成室外環境的實體、空間等設計要素中,實體首先以功能作用的體現而存在,也以實體造型表現其形式特征。功能與形式,二者既構成矛盾,又互為統一,二者一致才能真正體現出存在的價值。因此,在設計實踐中,充分運用形式美原則進行實體造型和空間形式的安排,是實現功能與形式、物質與精神和諧一致的關鍵手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九寨沟县| 常宁市| 大荔县| 河南省| 晋州市| 东安县| 承德市| 内乡县| 碌曲县| 桦川县| 仪陇县| 柏乡县| 高安市| 新兴县| 龙州县| 隆德县| 延寿县| 聊城市| 莱芜市| 涟源市| 威信县| 德昌县| 怀化市| 响水县| 林甸县| 呼伦贝尔市| 江北区| 郸城县| 滕州市| 永登县| 自治县| 高密市| 江城| 米脂县| 兴文县| 青阳县| 丽水市| 金秀| 铜梁县|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