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炭工程學
- 孟憲民 劉興土編著
- 1165字
- 2020-04-30 17:22:44
第六節 生產能力與剝采比的確定
一、泥炭礦山生產能力的確定
泥炭礦山生產能力是指在適應泥炭開采技術條件下所采取的開采方法、工藝設備、人員與管理達到最佳狀態的協調與配合,形成整體功能的開采系統,穩定達到所需要的礦石產量。泥炭礦山生產能力確定必須達到需要和可能的統一、經濟和安全的統一。
確定礦山生產能力,要全面考慮市場需求、技術可行和經濟合理三大因素。要嚴格遵守合理的開采順序,遵循由外至內、從上至下、貧富均采的原則,盡量避免違反常規采優棄劣、浪費資源、破壞環境。
礦山合理服務年限是一個泥炭礦山以最佳經濟效益確定的礦山建設規模及保有的工業儲量求得的服務年限。服務年限長短對泥炭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很大。礦山服務年限的計算方法很多,但根據泥炭礦山一般規模以中型礦山為主,大型礦山較少,泥炭開采比較容易,為保證礦山投資效益,一般采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確定礦山合理服務年限,避免過早報廢或轉移固定資產造成的經濟損失。如果經濟合理服務年限大于折舊期,就會增加維修費用,降低生產效率。根據國家有關文件,一般的中型礦山綜合折舊年限為19年,可以用19年作為普通泥炭礦產的合理服務年限。
礦山生產能力依賴于技術因素、經濟因素和綜合因素。泥炭全部采用露天開采,其生產能力的確定主要取決于開采工程的延伸速度和坑布置的挖掘機、切塊機或者采收機的數量。因為泥炭礦層簡單,產狀水平,厚度較小,按可能布置挖掘機數量確定露天開采能力為:
A=nNQ
式中 A——礦山生產能力;
n——同時開采的采礦段數;
Q——單臺挖掘機平均年生產能力, m3/a;
N——一個礦段上可布置的采礦挖掘機數,臺;
L——一個礦段上采礦工作線的長度,m;
L0——一臺挖掘機正常生產所需要的工作線長度,m。
實際上,在泥炭礦山生產能力計算方面,采用經濟合理服務年限也是一個常用的方法。經濟合理服務年限按下式計算:
式中 A——礦山生產能力,t/a;
R——礦床泥炭工業儲量,t;
εk——采礦回收率, %;
e——廢石混入率, %;
T——礦山經濟合理服務年限,年。
二、經濟合理剝采比的確定
泥炭的經濟合理剝采比是指泥炭最終分層時單位地質礦石量在經濟上允許分攤的最大頂板黏土剝離量。泥炭礦屬于只能露天開采全部礦量的礦床,埋藏不深,覆蓋層薄,或無覆蓋層的較厚礦層的礦床,但泥炭經濟價值不高,要求開采成本低,沒有地下開采必要。泥炭礦產的經濟合理剝采比計算可以采用的計算方法有產值法、允許最高成本法和允許最低利潤法,采用某個經濟指標作為允許最高成本值,以保證整個泥炭礦開采范圍內的產品成本低于預定值。
產值法是利用單位礦產品的銷售收入等于其開采加工成本,求得泥炭礦床的經濟合理剝采比指標。允許最高成本法是將單位礦產品的銷售成本大于等于預定允許的最高成本作為計算經理合理剝采比的標準。允許最低利潤法是利用單位礦產品的銷售成本等于預定的允許最低利潤計算經濟合理剝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