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法式》注釋與解讀
- 李誡
- 376字
- 2020-04-30 17:09:43
斜柱
原典
《長門賦》:『離樓梧而相摚(樘① )。』
《說文》:『摚(樘),袤② 柱也。』
《釋名》:『迕(牾),在梁上,兩頭相觸迕(牾)也。』
《魯靈光殿賦》:『枝摚(樘)杈枒而斜據。』(枝摚(樘),梁上交木也。杈枒相柱,而斜據其間也。)
《義訓》:『斜柱謂之梧。』(今俗謂之『叉手』。)
譯文
《長門賦》中說:“把很多木料交疊在一起就做成了支撐的房柱。”
《說文解字》中說:“樘,就是縱長的柱子。”
《釋名》中說:“牾的位置一般處在房梁上面,也就是指兩頭與房梁相互交接。”
《魯靈光殿賦》中說:“參差不齊的斜柱從旁側橫斜而挺出。”(枝樘也就是指房梁上的交木。斜柱相互支撐,支撐在房梁的各個重要部位。)
《義訓》中說:“梧就是被稱為斜柱的構件。”(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叉手”, 即支撐在侏儒柱兩側的木構件。)
注釋
①樘:長的支柱。
②袤:長度,特指南北距離的長度。這里指支柱的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