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竇亥的周歲生日就要到了。
而當初瘦小的竇亥在這一年的照顧下,臉色漸漸紅潤了起來,身體也強壯了許多。但是還是一如既往的瘦弱,這也是導致老爺子開始并不喜歡他的原因。
但這個情況沒有持續多久,竇亥的母親在照顧他的時候,發現自己孩子的特殊,或者應該說是聰明。因為出生時的竇亥不哭也不鬧,開始的時候這位母親一度以為他是啞巴。只得暗地里偷偷傷心,這一幕被懷中的小竇亥看到了。
有一天晚上,竇母抱著小竇亥暗自哭泣的時候,突然一雙粉嫩的小手伸了出來。因為手太短的緣故,小竇亥只能擦拭母親下巴的淚水。
“MUA.....MUA。”
雖然聽得不是很清楚但是竇母本能感受到孩子的意思,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就能表達自己的意思,這不是妖孽就是天才。做為母親怎么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妖怪呢,所以竇母本能的認為自己的孩子絕對是不世的天才。
驚喜的竇母開心的將這個事情告訴丈夫和公公。但是等到一家人到齊時,小竇亥卻死活不肯開口。這讓感覺受到兒媳欺騙的老爺子,有些不喜,認為是兒媳覺得自己不重視孫子撒的謊。
但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竇老爺子也發現自己這孫子的不同。因為自己這個孫子從來都不親口吃母親的母乳,只能讓竇母將母乳擠在碗中才肯吃下去;而且小竇亥也很少尿床,每次想要尿尿的時候總會用力搖晃身體告訴負責照顧他的人,這時候侍女總會給這位小公子端來尿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小竇亥也發現周圍的人能明白他的意思后,便拒絕侍女侍候他尿尿。一開始大家還不理解,后來才知道這位小少爺是不喜歡侍女服侍他,侍候他的侍女也統統換成了男的。
就這么一個不哭不鬧,甚至不需要大人哄他的嬰兒。每天按時醒來,按時吃飯,按時睡覺。這不是天才是什么,除了這個天才的小少爺從不說話以外。
小竇亥每天的日常就是醒來之后轉動自己那雙大眼睛四處亂瞟以外,就是呆呆他看著天空.....沒錯就是呆呆的,他總是會瞪著一雙大眼睛呆呆地看著天空一動也不動。
雖然小竇亥愛發呆也不愛說話,但是天才這個光環還是被所有人認同的。郢都內也漸漸流傳出竇府三少爺是天才的傳聞。與竇家關系好的人家自然替竇家開心,而竇家的政敵們也只能暗中詛咒這位小公子“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今天便是小竇亥的周歲生日,竇府特地為他舉辦了一場浩大的周歲宴。
來赴宴的賓客不但涵蓋了郢都城內幾乎所有的王孫貴族,竇府甚至邀請了郢都的平民和竇將軍麾下的軍士前來為小竇亥慶生。
上千張桌子擺滿了竇府和竇府門外那條“富貴巷”,數十名大廚忙碌做著菜,一盤盤名貴的菜肴經過奴仆的手擺上門外那些數量龐大的流水席上。而府內的菜肴更是精致許多,山珍海味應有盡有。今天郢都所有人都知道竇府三少爺。
酒足飯飽之后,今天最重要的環節到——抓周。
抓周本來是中原風俗,楚國早些時候被中原諸國認為是蠻夷之國,楚國崛起后王室貴族紛紛效仿中原諸國的風俗習慣。這抓周便是從中原流傳過來的。
剛洗完澡換上一身新衣的小竇亥被母親抱到桌上,桌上擺放著許多小物品。有擺放印章、劍、剪、弓、筆、書、線、錢、算盤之類的東西和幾種吃食、玩具等等。
抓周,又稱拭兒、在民間流傳已久,它是小孩周歲時舉行的一種預測前途和性情的儀式。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就說長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運亨通;如果抓到武器,就說長大后善于武功;如果先抓了文具,就說長大以后好學,必有一筆錦繡文章;就算小孩先抓算盤,可以說說,將來長大善于理財,必成陶朱事業。
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當場就斥之為“好吃“、“貪玩“,也會被說成“孩子長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兒,善于'及時行樂'“。總之,抓周就是長輩們對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周歲的時候,對小孩祝愿一番而已。反正無論抓到什么都是一通好話。
竇府出生行伍,竇老爺子當然希望自己的孫兒能跟繼承竇家的英武。按照規矩每種物品只能擺放一件,一般體現武功的也就只有劍、弓、矢三種。但是為了這次抓周,老爺子特地多擺放了許多武器,只要是軍中有的武器他都讓人擺上去,甚至還做了一塊木制的虎符。
小竇亥被母親抱到桌上后,踉踉蹌蹌的站直身體后便徑直走向那些道具。這一幕讓眾人大吃一驚,因為一般抓周的孩子大多剛學會走路,都是爬著過去的,而且目標也不會那么明確,有時候經常爬出桌外,父母要給孩子重新調整好方向,這樣幾次下來小孩才能成功抓到。像竇亥這樣自己站起來,目標明確的走過去實在是少見。
小竇亥想著昨天夜里母親在他耳邊念叨著今天一定要抓那塊虎符。
哎。真無聊,讓我做這么幼稚的事情。
小竇亥心里暗想著,但是為了不讓母親失望,他還是決定抓那塊虎符算了。反正對自己又沒什么損失。
隨著那雙白嫩的小腳一步步走向虎符時,竇老爺子的心竇快提到嗓子眼了。
近了,越來越近了。小竇亥走到虎符前,正準備彎腰把虎符撿起來時,突然桌面上竄出來一只全身白色的小野貓。小白貓趴在一盆糕點前伸出猩紅的舌頭舔了舔,覺得味道還不錯便若無旁人的吃了起來,原來它是被桌上的糕點所吸引。
這時一旁的人擔心野貓傷了竇亥,伸手想要把它趕走。小竇亥一看,急忙抱住小白貓想要保護它。這可把一旁看著的老爺子氣得夠嗆,抓周時第一件抓到什么便是什么,沒有重來的機會。抓點其他東西都能給個解釋,抓只貓算個什么事啊。這下竇府的臉可丟大了,今天過后不知道自己的政敵又會在城里傳些什么。
賓客們也發現一臉鐵青的竇老爺子,紛紛說起好話來。用什么璞玉渾金、溫良恭儉的好詞夸贊小竇亥。但這并沒有讓他臉色緩和過來,竇老爺子知道楚國向往中原諸國禮儀,凡是都學中原,甚至到了有些病態的地步,這次竇亥沒按照規矩抓周,明日一定會有人傳說,竇府三少爺抓周時抓貓,不劣方頭,不知禮儀、有損教化等傳言。
于是這場周歲宴在竇家政敵的暗笑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