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會吹開這里的櫻花,一樹又一樹盡連成蔽日的云朵。而這疾病肆虐過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將破土的春天。
“趙先生,您不好好休息,在忙碌著什么呢?”林護士略帶好奇地問著眼前這位患有重癥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他已經住進火神山醫院長達七天了,醫護人員們竭盡全力地對他進行治療,每天照顧的無微不至。
趙先生用手機不斷地敲打著,“我,我在寫遺書,我想我沒機會出去了,我想把我的后事寫在手機上發給每一位親人,這是我最后的心愿。”趙先生用抽噎地語氣向林護士傾訴著,淚水忍不住滾落身上。
林護士心中仿佛被刺痛般,安慰道:“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治好你的,我們一定會治好每一位患者!”
有的患者把頭偏向林護士,干咳兩聲后,“林護士,你不用安慰我們,我們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是重癥患者,我們知道自身的情況,我們是活不了多久了。”
“謝謝你和其他醫護人員每天的精心照料,我們不會忘記你們的恩情,但事實就是那樣,我們時日不多了。”一位患重癥的老年人低聲道,他感覺現在說一句話都非常疲憊。
“大家不要輕言放棄啊,希望是有的,大家一定會平安出院的!”
林護士走出病房,在房門口處停下,將身子靠在墻壁上,通紅的眼睛再也扛不住,眼淚忍不住嘩嘩下落,身子也慢慢傾下。
“我多想再見你,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
“唔唔唔唔~,我想媽媽。”
“我的孫兒才出生沒多久,我還沒怎么抱抱他呢。”
“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再握握你的溫暖的手。”
“我好想再聽你罵我一句,十句百句,我保證不還嘴。”
“唔唔,好后悔以前跟你頂嘴,要是可以從來,我一定不跟你嘔氣。”
“我還有很多話想對你說,以后沒機會了。”
……
房間里,各種哭聲、干咳聲、后悔聲不斷,幾位路過的醫生護士聽聞,都紛紛落下了眼淚,和林護士一樣,心如刀割。近幾日,不斷有確診數量和死亡數量等傳來,他們身上的重擔萬分沉重。
時間不容許他們耽誤,林護士幾人很快擦干眼淚,繼續奔波于救治中,他們心中救死扶傷的信念更加堅定了,暗暗立誓:一定要把這批病人安然無恙的帶出醫院。
病房里,各路病人參差不齊,年齡上有高達80余歲的老人,下至幾個月的嬰兒,幾乎包含了各行各業的人。
……
在“武漢保衛戰”前期,戰“疫”最大的難點、痛點就是床位緊缺。參照“非典時期”的“小湯山”模式,搶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新增床位也是“杯水車薪”。傳染病與一般的診療環境不同,早期不少患者為了等一張床位,只能在家隔離,導致病情惡化,也未能割斷疫情蔓延的“傳染鏈”。
破局,正是從建方艙醫院開始。新醫院來不及建,把大型體育場館、會議中心改造下,不就能容納上萬個床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