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李瑁的變化
- 大唐放歌
- 神叨刀
- 2315字
- 2020-04-20 14:01:00
每次都這么巧,一來賣保單,就有人車撞了,船沉了,王君可給了補償,就是一種極好的宣傳。
接下來就看崔一萬的鼓動和徐冰的推廣。
西市關門的梆子聲響了起來,是回去的時候,王君可對今天的收獲非常滿意,不僅白吃白喝,在張家樓還打出了廚神的名號,開發新菜品就有錢賺。
以后就是不是弄幾個菜品出來賣一下,隔壁的竇家樓也是一個目標。
夕陽的最后一抹余輝照在壽王府屋頂,壽王正等在門口,此時已經夜幕降臨,他站在門口應該待了很久。
“可弟,你終于回來了?”李瑁過來拉著王君可的手。
“讓姐夫擔心。”
“徐冰跟我說了你回去的事情,真是太危險,你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
“沒事,人總要經歷很多,天色不早,我先回去了。”
“不在我這里住嗎?”
“小雯一個人在家呢!”
王君可與壽王告辭,本來想住在壽王府,但是小雯一人在家,會很孤單。
“能見你一面已經很滿足,可弟多加小心。”
“沒事,你看我家阿奴,一般五十多人都近不了身,以后我會帶著他出來的。”
王君可趁著通化門快要關的時候,騎著馬出去,一騎絕塵。
“可弟終于長大了,他做了那么多轟動的事情,有勇有謀,這是上天在眷顧我,蒼天對我不薄。”
壽王喃喃自語,挪步在庭院之中,看著那株老梨樹,花易凋零,長出細細的葉子。
走在這庭院中,空氣清新,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松,心中被壓了一塊巨石終于可以卸掉,君可說的對,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傷害自己,我有何辜?蒼天作證,我李瑁從沒有做過傷害他人的事。
唯有手中有權,才能奪回一切。
他望著老梨樹,已經結了細小的果子,再過兩月,梨子會長得很大,能吃到香甜的雪花梨。
玉環,我忘不了你,今生今世,你是我的唯一。
總有一天,我會把你從父皇哪里奪過來。
想著楊玉環,他的心就會刺痛,每看一眼老梨樹,就會想起她,現在的心已經是千瘡百孔,再大的打擊也無法打倒他,經受一次次的摧殘,他的意志越來越堅定。
他看到徐冰兩人一直在推推搡搡,知道他倆肯定有事,而且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徐冰,你和馬賁過來。”
徐冰兩人惴惴不安地跑過來,”王爺,你有何吩咐?”
“你們是我最信賴的侍衛,身手為最好,我擔心君可,他住在外面很不安全,你們替我守護他!”
徐冰和馬賁一聽,心中狂喜,但是不能流露出來,得表演一下離不開壽王,“王爺,我們舍不得離開你啊?不要趕我們走!”
“行啦!別跟我假惺惺的,以為我看不出來,你們對君可的事比我的還上心,從明日起,你們就去跟君可吧。”
“皇上一旦怪罪下來,該如何是好?”
“父皇說什么,一切由我承擔。”
徐冰和馬賁立即跪倒,“多謝王爺成全,我們一定竭盡所能,保護小舅爺安全。”
李瑁見他們這么快真的答應,心里是不太舒服的,難道我堂堂一個王爺比不上一介白身?王君可能那么胡鬧不是我在后面支撐?當然他沒有表現出來。
“雖說你們去保護君可,但你們還是我的人,有什么事一定要回來告訴我。”
“小的知道,在下告退!”
李瑁有這么一層考慮,王君可現在是一只風箏,在外面怎么都多可以,只要他手中牽著這根線,什么時候都可以被拽回,不是不相信他,而是太在乎。
如果不知道他的信息,李瑁心里會很不安寧。
這是他唯一的法寶,最后一根稻草,唯有他王君可才能幫助他。
早就看出王君可不是池中之物,跟他李瑁跟相似,所表現出來的一切行為不過是韜光養晦。
一個囂張胡鬧,一個懦弱隱忍,其實,都只是表象!
李瑁越來越相信自己的判斷,王君可以前的一切胡作非為,都是在掩飾他絕世的才華。
所幸他發現了,一直把王君可留在身邊,不管搞出什么亂子,都是他李瑁在背后幫助搞定,不管怎么樣,他李瑁還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壽王,這點不可置疑,利用這個身份,也是可以干很多事。
李瑁繞著老梨樹走了幾圈,發現小太監一直站在門廊那里看著他,邊招了下手。
小太監福安跑了過來,“王爺,有何吩咐?”
“安公公,你來壽王府也有兩年了吧?”
“奴才是前年三月份來的,算到現在,已經是兩年零一個月。”福安掰著手指算了一下。
“讓你跟著我受苦!”“王爺說這個話,奴婢哪里擔當的起,能伺候王爺是奴婢的榮幸。”
“我知道,跟你同期進宮的富國已經是父皇身邊的紅人,比你高了幾個等級,每月的例錢也多幾倍,我覺得對不住你啊!”
福安立即跪下,“王爺,奴婢甘愿為你肝腦涂地。”
壽王拿出一錠金餅,交給福安,“這是我多年積累,就送給你。”
福安看到金餅眼睛一亮,但是也不能不推辭,“王爺,伺候你是奴才的運氣,怎么好拿你的錢,奴婢知道,你也不寬裕,攢一分錢也不容易。”
“叫你拿著就拿著,你應該懂我的心思。”
福安把金餅攥在手中,心滿意足,“王爺,以后你的事情,奴婢不會亂說的,奴婢對你是忠心耿耿。”
“好,起來吧!”
“謝王爺!”福安繼續走到門廊,捏著金餅的手微微顫抖,這是第一次得到這么大一錠金餅,比得上兩年的例錢,當太監是為了什么,不就是想多掙點錢。
女人是不要想的,如果能像小舅爺那樣悶聲發大財,比什么都強,什么忠不忠心的,有什么關系,辛辛苦苦在王府當差,皇上也沒怎么賞賜他,倒是王君可給了一個珍珠,壽王賞賜一塊金餅,有錢就是爺,福安想開了,只要誰能給錢,就對誰忠心。
李瑁繼續坐在老梨樹下,他這樣做已經有七年的時間,旁人都以為他犯傻,其實誰能理解他的心思,他不過是韜光養晦,在修煉自己的心性。
總有一天,一切都會償還。
這七年中,其實他還是做了幾件沒人知道的事情,憑借王君可父親的影響,他在軍中結識了幾個人,這幾個人都是軍中很有影響的將軍。
壽王很窮的一個原因,就是把所有的錢都撒了出去,很多都落入那些將軍的口袋,當然是一種非常隱秘的方式。
他腦袋靠在椅背上,想起了那個肥壯如豬的安祿山,安祿山能當上節度使,跟武惠妃以前的鋪墊有關系。
只是這個人不怎么好控制,用得不好會惹火上身。
這些事無人知道,就是王君可也不清楚,這些暗中他安插的人脈,其實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利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