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神之預言2
- 封魂瞳1神之預言
- 陳火木
- 2184字
- 2020-04-10 05:49:39
蘇子軒在周府的花園里走著,被花團簇擁的感覺真好,花香入鼻。
“紫色的豆莢花是什么感覺?”女孩突然問道。
“薄薄的,輕柔的,很舒服。”蘇子軒撫摸了那片豆莢花,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女孩問道:“那你說那邊的玫瑰花枝怎么樣?”
“玫瑰花很好,可惜花枝有很多荊棘,假如不小心碰到應該很疼。”
“那雛菊呢?”女孩問。
“哎,你有完沒完啊?問這么多亂七八糟的問題干嘛?”蘇子軒感覺自己就好像一直猴子,被別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命運和前途什么的都掌握在別人手上。
“不,不要這么想,可以認真地回答我的問題嗎?當然假如你不想,那就算了。”女孩并沒有什么大的表情,靜靜地問道。
蘇子軒見也瞬間沒了怒氣,怎么要和一個孩子模樣的人吵呢,不知道為什么之前他高一,大蛇十四五歲,現在他已經高三快畢業了,大蛇還是這么大,模樣一點兒都沒變。與其叫她大蛇倒不如叫妹妹或者小女孩什么的,總不能叫蘇子軒吧。
小女孩補充道:“你也可以叫我妹妹,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畢竟以人類的認知觀念,我比你模樣要年輕。”
蘇子軒點了點頭,思索了一會兒便去觸摸那朵雛菊,卻品不到什么,說道:“我回答你剛才那個問題,摸著雛菊的花瓣,其實沒有感覺。”
女孩笑了:“對,就是沒有感覺,就是這個no feeling。”
女孩突然消失了,一道聲音把蘇子軒拉出了思緒之中:“嗨,蘇子軒,該走了,任務來了。”蘇子軒點了點頭,小跑著跟了上去。
有些時候,雖然知道會有麻煩,還是會去的,這就是人。
周府中,周龔用手摸著下巴,眉頭緊緊鎖著,這次任務A組幾乎無一生還,唯一的活者也已經成了神經病,只會說著“青色的鱗片,好大只,青色的鱗片...”這句話不斷重復在周龔耳邊。
...
“報告船長,渤海鉆珠輪后方深40米處有一只龐大的不明物體沖來,速度高達32節!”游輪副手大喊道。
“將破水導彈筒直接對準他!發射!”葉修大吼道,聲音中帶有些不可質疑的堅定,仿佛他才是真正的船長,而那個角落里頹廢的老男人只是海上豪華游輪上一個遭遇困難的乘客一樣。
“收到!”經過研究部改造后的渤海鉆珠輪跟正式的軍艦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不過還是很強了的。巨大的危機正在不斷地靠近,壓抑的氣息籠罩了整艘渤海鉆珠輪。
鮑勃掐滅了手中的煙,他從角落里站了起來,走進了駕駛艙,用沙啞的嗓子問道:“來的不是饕餮嗎?”
葉修道:“不是,他是我的老朋友了。”
“老朋友?”話音未落,“砰”地一聲破水導彈筒發射的炎鱗之彈已經破開海面,炸在了海中,然而并沒有擊中高速行駛中的麒麟。
渤海鉆珠輪已經開始被麒麟帶來的余波給震動了起來,駕駛艙中的技術人員開始有些慌張了,炎麟之彈已經只剩下最后一發了,要是在打不中那個怪物就沒有任何辦法了。
葉修忽然爆了粗口起來:“媽了個巴子,教授你來指揮這個導彈筒的發射,我來吸引他的注意力!”葉修干凈利落的換了一身潛水服,將眼鏡摘了下來,露出了那雙瞳中瞳的鐳射眼,提起寶刀走向了海面。
葉修突然在甲板邊緣上停住了,左手提刀一橫,在鮑勃看來他像個大大的“7”字,他說道:“假如我死了,把這把刀交給一個叫周白的男孩,他是C組的。”說完之后,他便縱身跳下了海去。
“噠噠噠噠噠噠——”貝爾-525翔龍已經抵達了渤海鉆珠輪的上空,它在空中盤旋著,猶如一只威武的雄鷹,貝爾-525翔龍搭載著C組的成員還有B組的亞歷山大和劉仁。
亞歷山大在直升飛機上做著解釋:“此次任務的目標是上古時期的兇獸饕餮,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具有生與死的抉擇問題,A組已經近乎全軍覆沒了,很快也該我們了。”
此時貝爾-525翔龍上的人都很沉默,沒有說話回應,只有幾個人點著頭。也不是說生與死的問題令人心情很沉重,只是那個劉姥姥坐在一旁,不得不假裝表現出這種烈士赴死的悲壯樣子。
劉仁用對講機對著渤海鉆珠輪上的B組人員喊著:“各位,煉金彈頭已經預備,準備直接瞄準射擊那只兇獸。”
“不行,不行!”渤海鉆珠輪上鮑勃的聲音傳了上來,“還有人在下面!葉修在吸引兇獸的注意力!”
“什么,葉修已經下海了?不是說要你們控制住他嗎?他還有人格分裂的癥狀!”劉姥姥急地立馬開艙門,扔出梯子滑了下去,亞歷山大也跟著下去了。
周白回頭說道:“我和蘇子軒也要去了,蕭宇辰你就在這里控制直升飛機,應該沒問題吧?”
蕭宇辰靜靜地點了點頭,說道:“可以。”見周白和蘇子軒走了之后,他便站了起來,快步走向了駕駛艙旁邊的導彈控制室。
日常閑話
艦艇的速度一節等于:每小時1.852千米(km/h)。
“節”的代號是英文“Knot”的詞頭,采用“Kn”表示。1節等于每小時1海里,也就是每小時行駛1.852千米(公里)。陸上的車輛和空中的飛機,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計量單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時,而海船(包括軍艦)的速度單位卻稱作“節”。
擴展資料:早在16世紀,海上航行已相當發達,但當時一無時鐘,二無航程記錄儀,所以難以確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
然而,有一位聰明的水手想出一個妙法,他在船航行時向海面拋出拖有繩索的浮體,再根據一定時間里拉出的繩索長度來計船速。那時候,計時使用的還是流砂計時器。為了較準確地計算船速,有時放出的繩索很長,便在繩索的等距離打了許多結,如此整根計速繩上有分成若干節,只要測出相同的單位時間里,繩索被拉曳的節數,自然也就測得了相應的航速。
于是,“節”成了海船速度的計量單位;相應地,海水流速、海上風速、魚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計量單位,國際上也通用“節”。現代海船的測速儀已非常先進,有的隨時可以數字顯示,“拋繩計節”早已成為歷史,但“節”作為海船航速單位仍被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