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裴謙
- 叱咤大唐
- 貧道不倒
- 2417字
- 2020-04-26 11:41:12
秦琬詫異地看著侯塞雷,沒想到他能提出結義的建議。
無論在哪個朝代,哪個社會,想過得好,總得找到有共同需求的人結為伙伴,抱團對抗世道的惡意。
大唐的團體區分得更是明確。
皇家是一個獨立的團體,屹立于整個大唐的最頂端。
其下有勛貴集團和士族集團。
這二者交雜不清,無法完全能區別開來。
比如說長孫家,既份屬勛貴集團,又是傳統士族集團的一員。
至于士族集團情況更加復雜,總體來說大唐的士族集團主要分為關隴士族、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
關隴士族又分關隴軍事集團和非軍事集團,山東士族的名片就是五姓七望,江南士族稍微勢弱,多是從兩晉甚至后漢時期遺留而來。
以上便是大唐社會上層的結構,中層則是名望不顯但家道殷實的官宦人家,其下則是農、工、商。
諸如秦瓊、程咬金,雖然現在都是戰場上掙富貴的廝殺漢,但家族卻是累世為官的。
他們的地位原本不上不下,雖然幾代人都吃皇糧,但還算不上士族。
像五姓七望這樣的士族是看不上他們的,但是他們又在隋末動亂的年代里立下了戰功,成為了隱隱可以和士族抗衡的新興勛貴。
士族集團除了關隴軍事集團,大多不掌兵權,尤其是五姓七望,詩書文華自然以他們為尊,用一句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可是他們可以攫取的政治權利已經到了頂點,如果再想多要權利,那就會觸及皇家的底線,后果就是皇家猛烈而血腥的反彈。
所以他們將目光轉向兵權,企圖在向無建樹的軍事方面,在皇家允許的范圍內,取得些成績。
同時,勛貴集團大部分成員因戰功起家,在功成名就后,多數勛貴一代代又向文官轉變,從士族集團手中搶奪政治權利。
因此,勛貴集團和士族集團天然是相輔相成又相互抗衡的存在。
秦琬等人自然是屬于勛貴集團,只是他沒想到侯塞雷看起來憨憨的,竟然能想到結義這樣報團取暖的方式。
眾人對此都沒有異議,他們的父輩都是在亂世上過刀山下過火海的,深知伙伴的重要性。
香案擺下,各種物品備齊,眾人對天盟誓,結為異姓兄弟。
秦琬年歲最大,被推舉為眾人的大哥。
長孫沖排行第二,程處默排行第三,依次往下是李崇義、尉遲寶琳、段瓚、劉仁實。。。
李承乾是老幺,侯塞雷是倒數老二。
眾人神色振奮,覺得自己像話本里的豪俠一般,也有結拜兄弟了。
秦琬則詭異的看著李承乾,歷史上他和勛貴的關系可沒有這么好。他謀反的時候,除了侯君集情況特殊之外,只有杜荷等三兩只小雜魚跟他鬧騰。
而現在他和諸位官二代結為兄弟,這些少年背后代表的可是一股極其龐大的勢力,他們又都是家中嫡長子,以后是要頂門立戶的。
李承乾賺大了!
以后甭管是李泰、李恪還是李治,要想和李承乾爭奪太子的寶座,只有三種情況:一是李承乾自己作死;二是李世民力挺他們某一人;三是找到能和李承乾背后勢力抗衡的靠山。
歷史上李承乾之所以鋌而走險造他老子的反,就是因為感受到了來自李泰的壓力,覺得自己太子的寶座不保。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根本原因是力挺他的勢力太少。
勛貴們一心跟隨李世民,李世民又正當壯年,誰會去搭理名義上大唐第二人,實際上是所有官員攻擊對象的李承乾?
士族集團更不可能搭理他,士族牛氣沖天,連皇帝都愛答不理,皇太子算什么?等你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我再正眼看你。
于是,當李泰招攬了幾個百無一用的書生,編寫了一部《括地志》,得到李世民的寵愛后,立刻就不淡定了。
腰桿子不夠硬,沒有安全感啊!
于是一只腳已經踩在皇位邊緣的李承乾,干了他一生中做的最愚蠢的事——造反!
秦琬看著一臉雀躍的小正太李承乾,心里無比感慨,或許有一日,李承乾會明白,武德九年藍田縣一行,是改變他命運的一刻!
眾人互相行了禮,算是定下了大義名分,也都熟絡起來,秦琬少不得要好好招待一番。
程處默急得不得了,“懷玉哥哥,上酒啊,這么好的菜沒有酒,實在太可惜了。”
秦琬無奈笑了笑,這個小酒鬼酒癮這么大。
不過好在大唐的酒水度數很低,適量喝一些倒也無妨。
于是吩咐下去,好酒好菜整起來。
另一邊崔宏家中,崔宏正在接待長安的來客,秦瓊夫人秦裴氏派來的裴謙。
裴謙原本是個孤兒,后來被河東裴氏收養,做了秦裴氏的小廝兼玩伴。他雖然不是真正的裴氏族人,但秦裴氏一家也從未把他當外人,久而久之,在外場的時候,他便自稱裴氏遠親,倒也沒人反駁。
裴謙自幼和秦裴氏一同長大,名為主仆,實為朋友,尤其年幼對身份沒有認知時,更是親如兄妹。
隨著年歲漸長,兩人知曉了男女有別,不復幼時親密。但秦裴氏愈發溫婉可人、青春靚麗,朝夕相處之下,裴謙理所當然的起了愛慕之心。
但是不論兩人關系多么好,他們的身份始終天差地別,裴謙自知這輩子絕不可能同秦裴氏在一起,也就把心思埋在心底,不曾吐露半分。
但是當秦裴氏嫁給秦瓊時,他卻毅然決然陪同秦裴氏一道進了秦家。
秦瓊常年征戰在外,內宅之事都交付秦裴氏,秦裴氏自然倚重裴謙,故而裴謙在秦府也算半個當家人,說話極有分量。
他這次來藍田縣,便是因為秦裴氏得知了秦琬的存在,派他到崔宏這打探消息。
崔宏抓著雞爪,神色淡漠,“遜之兄今天到我這里有何貴干?”崔宏十分看不上他,并非因為他出身低下,而是因為他自認裴氏族人,加上獲得秦裴氏和崔裴氏的看重,自持身份高貴,常常看輕兩個姑爺。
裴謙的神色更加淡漠,責問道:“志廣,你把大娘子坑慘了,還問我來做什么?”
崔宏嗤笑一聲,“我與大姐向無糾紛,怎么就坑害他了?”
裴謙面露怒色,眼神灼灼盯著崔宏,“秦叔寶出身小門小戶,又是一介武夫,不知大家族的爾虞我詐還情有可原。可你崔志廣出身清河崔氏,怎能不知道大家族內部的紛爭?你把秦叔寶遺落的兒子給尋回來,這不是在坑害大娘子嗎?”
崔宏哼了一聲,弄清了他的歪心思,“父子團聚乃是天倫,叔寶丟了兒子,秦琬沒了父親,都是人間慘劇,我既然得知了叔寶兒子的下落,自然是要知會他,讓他們父子團聚的。大姐知書達理,眼見他們父子重逢,只會倍感欣喜,怎么會因為這件事而苦惱?”
裴謙握緊拳頭狠狠砸在桌上,“你一口一個秦叔寶,他們父子團聚是美滿了,可你考慮過大娘子嗎?那小子是秦瓊的兒子,卻不是大娘子的兒子。況且大娘子身懷六甲,你尋回了秦瓊的兒子,讓大娘子腹內的孩子以后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