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雕龍
- (南朝梁)劉勰 (清)黃叔琳 (清)紀昀評 戚良德輯校
- 629字
- 2020-03-25 15:47:26
《文心雕龍》提要
《文心雕龍》十卷(內府藏本),梁劉勰撰。勰字彥和,東莞莒人。天監中,兼東宮通事舍人,遷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后出家為沙門,改名慧地。事跡具《南史》本傳。
其書《原道》以下二十五篇,論文章體制,《神思》以下二十四篇,論文章工拙,合《序志》一篇為五十篇。據《序志》篇,稱“上篇以上”、“下篇以下”,本止二卷。然《隋志》已作十卷,蓋后人所分。又據《時序》篇中所言,此書實成于齊代。此本署梁通事舍人劉勰撰,亦后人追題也。
是書自至正乙未刻于嘉禾,至明弘治、嘉靖、萬歷間凡經五刻。其《隱秀》一篇,皆有闕文。明末常熟錢允治,稱得阮華山宋槧本,鈔補四百余字。然其書晚出,別無顯證,其詞亦頗不類。如“嘔心吐膽”,似摭《李賀小傳》語;“鍛歲煉年”,似摭《六一詩話》論周樸語;稱班姬為“匹婦”,亦似摭鐘嶸《詩品》語:皆有可疑。況至正去宋未遠,不應宋本已無一存,三百年后,乃為明人所得。又考《永樂大典》所載舊本,闕文亦同。其時宋本如林,更不應內府所藏無一完刻。阮氏所稱,殆亦影撰,何焯等誤信之也。
至字句舛訛,自楊慎、朱謀以下,遞有校正,而亦不免於妄改。如《哀吊》篇“賦憲之謚”句,皆云“賦憲”當作“議德”,蓋以“賦”形近“議”,“憲”形近“惪”。惪,古德字也。然考王應麟《玉海》曰:“周書謚法,惟三月既生魄,周公旦、太公望相嗣王發,既賦憲受臚于牧之野,將葬,乃制作謚。《文心雕龍》云‘賦憲之謚’,出于此。”然則二字不誤,古人已言。以是例之,其以意雌黃者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