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玉輾龍盤帶 金裝鳳勒驄

唐人稱雕琢玉器的工藝為“碾”,還是很普遍的。

玉帶與服裝配合穿戴,成為身份的標(biāo)識。工藝精美的玉帶本身也是一種藝術(shù)展示,獅紋白玉帶銙就是如此。它與其他兩副玉帶和藥物放置在一個銀盒里,由方銙13件、圓首矩形銙1件(扣柄)、帶扣1件、圓首矩形鉈尾1件,總計16件組成。盒內(nèi)墨書稱:

碾文白玉純方胯一具,一十六事并玦。

“胯”即“銙”。重要的是“碾”字,即指打磨雕琢玉器的工藝技術(shù)。碾文即碾紋,唐人用“碾”和“碾文”指稱玉器的制作技術(shù)和紋樣。從王光庭《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詩中“玉輾龍盤帶,金裝鳳勒驄”來看,唐人稱雕琢玉器的工藝為“碾”,還是很普遍的。

方銙、圓首矩形銙上面有俯臥式和行走姿的獅子紋樣。唐代有石雕獅子,還有三彩塑像,銅鏡、絲織品紋樣上也能見到獅子。這種并非出自中國的動物,多由西方諸國朝貢而來,據(jù)《冊府元龜·外臣部·朝貢》載,康國、吐火羅國、拂林國、訶毗施國、波斯國、米國都遣使獻(xiàn)過獅子。不難想象,遠(yuǎn)道而來的獅子只能豢養(yǎng)在皇家或?qū)m廷內(nèi),很少有人見到。這副玉帶應(yīng)該是可出入禁宮臨摹獅子的官府工匠制作。唐代少府下設(shè)掌冶署,“掌范熔金銀銅鐵及涂飾琉璃玉作”。只有這里的工匠,才可能雕琢出比較寫實的獅子,并把獅子的俯臥、行走等各種姿態(tài)生動地刻畫出來。制作獅子紋樣,先雕琢出輪廓,再沿帶銙邊沿向內(nèi)斜刻,將獅紋輪廓以外的空間剔地,凸出獅紋,然后刻劃眼睛、鬃毛等細(xì)部。這種平面斜刻剔地的技法似為唐代玉雕所獨有。

碾獅紋玉帶

像玉帶這種高級官員的用物,理應(yīng)由官府作坊制作。不過首都長安城有些個體作坊也可以被雇傭制作玉帶,他們甚至承擔(dān)官府及皇室的需要。《新唐書·柳渾傳》:

玉工為帝作帶,誤毀一銙,工不敢聞,私市它玉足之。及獻(xiàn),帝識不類,擲之,工人伏罪。

這位工匠為皇帝做玉帶,不小心損毀了一塊,雖然悄悄地做了替換,還是被皇帝看了出來。這個故事說明,長安城里有專業(yè)的制造玉器的工匠,他們甚至可以為皇帝制作玉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州市| 宁波市| 黄梅县| 体育| 克拉玛依市| 永善县| 阿拉善盟| 灵武市| 高要市| 基隆市| 阜宁县| 九龙坡区| 同江市| 岳西县| 白水县| 盈江县| 叶城县| 泰州市| 阳西县| 鹿泉市| 江门市| 来安县| 禹城市| 黄浦区| 喀喇| 鄯善县| 永城市| 辽宁省| 财经| 义乌市| 镇安县| 方山县| 年辖:市辖区| 琼海市| 建宁县| 都匀市| 开江县| 仁怀市| 安多县| 水城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