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公式美學
- 花花
- 1716字
- 2020-03-24 10:00:51
前言 何為360°美學
俄羅斯作家契訶夫曾經說過:“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容貌、衣裳、心靈、思想。”
提及360°,人們會聯想到很多方面。在數學中有360°,它表示一個圓,涵蓋全方位,無死角;在績效考核中有360°評估,其特點是評價維度多元化;在虛擬技術中有360°全景,可以模擬出一個可交互的、虛幻的三維空間場景;在拍攝中有360°影像,可以用在汽車駕駛技術,以及在虛擬現實高科技中滿足多種VR全景展示效果。而360°美學的說法,就是從上面這些概念中引申而來的。
360°美學既涉及服裝色彩的基礎知識,也涉及服裝的色彩搭配,涉及服裝色彩與人、時間、場合、身份、氣質的匹配,還涉及怎樣穿出知性優雅的感覺、怎樣穿出青春活力的感覺、怎樣穿出性感華麗的感覺、怎樣穿出高級感甚至怎樣穿出社會責任感等。總之,穿衣的意義是為了衣以章身,最重要的則是穿出當下的和諧美,最終目的是讓人駕馭衣服,而非衣服駕馭人。
人生在世,首先要解決的是基本生存條件問題。在這個問題已經解決的前提下,服飾問題自然就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特別是在今天人人都可以追求美、喜歡追求美的時代,服飾就顯得更加重要。
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最早的穿衣一是為了遮羞,二是為了御寒或消暑,三是為了美觀。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美觀的意義越發凸顯出來。
服飾美可以塑造人體美,勾畫出人體不同的姿態美,從而創造出不同的風度美。所以,人的美,不管是內在美還是外在美,都離不開服飾美的襯托。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三分長相七分打扮”,都反映了服飾美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那么,怎樣體現其重要性呢?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博·邁拉比爾提出了著名的“邁拉比爾法則”,他認為,很多因素都能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其中,服飾、表情、動作等由眼睛判斷產生的視覺信息占55%;聲音的大小、速度和停頓等由聽覺進行判斷的信息占38%;說話內容和說話方式等語言信息占7%。
也就是說,外表對我們很重要,占據第一印象55%的比例。而這最重要的55%是由我們穿著服裝的顏色款式,以及我們自身的面貌和身材特征決定的。
眾所周知,服裝選擇看重的是質料、色彩和款式等;而一款服飾能否讓人怦然心動,關鍵在于色彩的搭配。俗語“先色后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雖然人們穿戴衣物的基本原因還是為了取暖、消暑和遮羞,但更是為了更好地裝飾自己。服飾是一種強烈的、可視的交流語言,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一種心靈與外界對話的形式。它能告訴我們:穿著特定服裝的是哪類人、不是哪類人、將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雖然人人都穿衣服,并不等于人人都懂得如何穿好衣服。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名言:美是學出來的,而不是悟出來的。但是,現實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在苦苦地悟著穿衣之道,雖然悟得如隔靴搔癢般不得要領。
倘若不明白諸如色彩的三要素,顏色具有冷暖、深淺、艷濁的屬性;不同的顏色代表著不同的寓意、色彩的搭配規律,以及色彩與人的身份、形體、氣質、年齡、時間、場合的匹配規則,又怎么能夠談得上穿著得體和美歡呢?
所以,光是穿著的色彩搭配,里面就有諸多的學問。當然,這并沒有強制要求我們一定要做色彩專家,但起碼應該大體明白并且掌握其中的一些穿衣門道,以便在服飾著裝上做一個明白人,而不是一知半解的門外漢。
古人說:“三代為官做宦,方知穿衣吃飯。”可見,穿衣吃飯中的學問實在不可小覷。有一首打油詩云:“入得門來油漆香,柜中無有舊衣裳,墻上掛著時人畫,祖墳青松三寸長。”這是挖苦暴發戶的。其實,恐怕沒有人愿意以暴發戶的形象示人。但不幸的是,由于不會穿衣一不小心就可能暴露暴發戶的本質。
同時,服裝色彩及其搭配也是有能量的,懂得穿衣搭配會增加自己的運氣,不懂穿衣搭配則會糟蹋自己的運氣。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愿意糟蹋自己的運氣,誰都愿意增強自己的運氣,這也是我們普及服飾美學的理由之一。
真正懂得穿衣打扮的人,絕不會讓服裝駕馭自己,而是由自己駕馭服裝。看待另一個人的時候,不僅會看到他的穿著打扮,更會通過他的外在形象看到他背后的生活方式和學識教養,以及內在的靈魂。穿得好,每一件衣服都能扮靚你;穿著不得體,每一件衣服都會讓你的形象減分。
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所有讀者在服飾、色彩及搭配上扮靚自己,更希望大家在追求美的道路上都能成為行家里手。
馮尤花
2019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