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漢的餃子在春節聯歡晚會開演之前就包好了。自從一九八三年中央電視臺有春晚開始,三十多年來,張老漢每年都看,可以說他是春節晚會的忠實觀眾,對春晚的每一個節目,張老漢都有獨到的見解,他曾是村里的高材生,縣里重點高中畢業,而且熱愛文學,自己曾經寫過一些自稱為詩歌的東西,他有一個小本子,經常在上面記錄一些他的心得體會,抒發自己的感情,那些分行的文字,其實就是記敘文,他把它分了行,就變成他心中的詩了。
中國的春晚,被張老漢看作是他一年最幸福的時刻,他總是提前半個小時坐在電視機前等候,他喜歡看春晚開播前的花絮,他說自己仿佛置身春晚的現場,和全世界華人共同慶祝這個舉國歡慶的時刻,他還喜歡和春晚主持人共同數那幾個數,來進行倒計時,仿佛自己的人生真的因為和大家一起慶祝一件事而變得更有意義了。
今年的春晚,家里雖然只有他一個人,但通過看春晚,他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兒女們和他在一起,盡管中國出現了疫情,可在這個舉國人民歡慶的時刻,任何事情都阻擋不了張老漢看春晚的好心情。
按照東北人的習慣,大年三十吃餃子,但餃子要在臨近十二點之前才能下鍋,吃餃子之前,要先擺供、燒金紙、放爆竹。
之前,這些家里過年的細節都是老伴一個人操持,現在老伴走了,他從進入臘月就一樣都沒有少過,他喝了臘八粥;二十三過了小年,送走了灶王;二十四粉刷了房子;二十五特意找來陳大順幫著做了兩筐豆腐;就在二十六那天,買了這半個豬;二十七把自己養的十一只大紅公雞殺了,只留下一個報曉雞;二十八的時候,他找來陳大順幫他發面,他知道陳大順有一手好廚藝,只是這個人年輕的時候有潔癖,近不了女色,卻成了他的好朋友。陳大順是他當村長的時候從山溝里的馬架子接到大隊公房住的,那時候,村里的有線電視需要一個人調臺,全天看守,他就想起了陳大順,從此他們成了好朋友,陳大順把他當成了家人;二十九這天,他光顧接孩子們來的電話,把蒸饅頭的事情給忘了,但饅頭不能沒有,因為,饅頭是發面的,預示著一年的好運氣,天黑的時候,他才去小賣部買了幾個。
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張文書老人幾乎一宿不睡,前半夜看春晚,后半夜籌劃新的一年需要做的大事,他邊想邊記錄,往往寫滿一個小學生的算草本。
張老漢早早等在電視機前,看“春晚”的心情一直激動著,忘記了“疫情”的擔憂,看著主持人那充滿歡樂和祥和的臉龐,張老漢笑了,此刻,他和所有看春晚的人只隔著一個電視屏幕。
這時,他的手機不斷有拜年短信發來,有兒女的,也有親戚朋友的,他來不及看,他知道,那些短信的內容大同小異,不看,他也知道大概的內容。
2020年的春晚雖然不像往年的節目讓張老漢喜歡,但舉國人民的歡樂讓他已經感受到了,這是最重要的,也是他喜歡看春晚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沒有和任何人發短信,甚至對大家的短信,他也沒有回,有些人給他發了短信,又打來電話,特別是他的那四個親生子女,都打來了電話問候他,說了一些新年祝福的話,沒有人再給他提疫情的事情。
張老漢之前因疫情而緊張的心情放松了,完全忘記了病毒的事情。
可張老漢不知道的是,她的小女兒一直在抗擊疫情的前線,三十晚上在和其他同事一起一直在搶救一個****危重病人,女兒是利用吃飯的間隙給父親發新年祝福短信和打電話的。
而他的大兒子也已經連夜把防疫物質隨車隊趕在大年初一凌晨送達疫區。他是在中途休息的時候,給父親打的祝福電話。
他的大女兒三十晚上在醫院值班,她是主動和一個比她年齡更大,身體更虛弱的同事串了班,一直在值班室待命,一有患者,她就立刻接診。
而他的小兒子一家三十晚上也沒停工,平時十幾人的口罩生產車間,現在就只有他和妻子、孩子,他們三人每人干幾個人的活,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日生產上萬只口罩的任務。小兒子給張老漢發的新年祝福短信是妻子代發的,直到春晚即將結束,小兒子才打來電話,這時候的張老漢一個人在院子里忙著燒紙錢呢,聽到電話響沒接,過后他打了回去,知道小兒子一家是最安全的,他很放心,彼此寒暄了幾句就掛斷了。
在孩子們心中,張老漢是個樂觀的人,特別是通過今晚的電話得知,父親的心情不錯,他們都知道老爸喜歡看春晚,他們猜一定是春晚讓爸心情那么好的。
后半夜的守歲,張老漢點燃了一支煙,就開始往他新買的一個學生算草本上記錄新的一年要做的大事。
他之前當村長的時候,本子上多半記的都是村里的大事,現在雖然不當村長了,可他也記錄村里的事情,因為他還是個黨員,有些事情,他還得為村里考慮,比如,后溝山上的的那個拉莊稼的山路,在種地前必須找人修好;大狼溝的那個水沖路,應該考慮休一座橋了;被拍賣的慌山,有幾戶人家一直沒有栽樹,這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關鍵原因所在,必須讓村干部直接找上門,由村里提供樹苗,勒令其務必今年把樹栽上……他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準備適當的時機去村里和當政的干部把他能想到的事情全部上報。
他寫完了村里的大事,留了兩頁空白,以便日后想起了別的事再添補出上去,他開始考慮自家2020年這一整年需要辦的大事,以前是提醒家人去做,現在是提醒自己去做。家里的事情,無非就是種地、保養身體兩大方面了。他打算把幾塊山坡地承包出去,只留東崗上的一晌半平地一半種苞米、一半種黃豆,該調茬的后溝山上八母地今年種上黃煙。過了2020年,正好七十周歲的張文書老漢依然還能種地,除了靠幾個幫手外,鏟地、破壟他都在行。至于保養身體,這是老伴走了之后,他自己總結出來的——餓了就吃飯,渴了再喝水,少抽煙少喝酒,多鍛煉,保持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