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鄭國第三任君主遷都于今日的河南鄭州一代,鄭國以經濟發達、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詩樂文化聞名于世,是中國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但那個時候百家爭鳴,誰都想有一個強大的靠山,所以也還是經常有一些其他學家的人來到鄭國,如今的鄭國君主鄭莊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鄭國在春秋時期第一個強勢起來并稱霸諸侯。
在鄭國都城,巍峨的大夫府,當今鄭國的大夫祭足驚醒過來,又是這個夢,仔細看他的臉就是鄭白初夢見的那個他,他叫祭足,字仲一身白麻衣的他,一只手揉了揉眼睛,自嘲到“什么黑匣子還能把那么多人裝進去,還有什么鳥那么大,會在空中下蛋,還會火花四濺,我可能真的是得了癔癥了。”
(他夢見的是鄭白初小時候陪父母看電視,他父母特別喜歡看抗日神劇。)
他坐起來說到,“來人”于是便有兩個仆人低著頭走了進來,“大人有何吩咐”,祭足問到“什么時候了。”
“回大人辰時了。”
“哦,該上早朝了,下去吧”
“若”兩個仆人還是低著頭走了出去
祭足起來簡單的洗了把臉,但是讓人給他梳著發髻的時候特別認真一根頭發也不能亂,看得出來他對發髻這件事特別的上心。
整理完衣服之后,便朝王府走了過去,因為在當時,周天子的統領的思想雖然不是特別的大,但還在沒有人真的敢稱王,還是以公位相稱。
祭足坐在牛車中,閉目養神,一人騎著匹高頭大馬加速敢上牛車,說到“今天天氣不錯啊,祭仲,你今天有點晚啊!”
車上的祭足沒有掀開車簾,聽著聲音就知道是當今鄭國鄭莊公的弟弟共叔段。
鄭國國君鄭武公去世,太子寤生即位,是為鄭莊公。鄭莊公的母親武姜由于長子鄭莊公是難產而生,少子共叔段是順產而生,因此武姜不喜歡鄭莊公,而喜歡共叔段,但是自古長著即位只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所以鄭武公不喜歡歸不喜歡畢竟鄭莊公也沒做錯什么所以還是讓鄭莊公繼位。
畢竟他是當今鄭莊公的弟弟所以也還是不情愿的打了招呼。早朝結束后,鄭莊公把祭足留了下來商量事情。
祭足跟在鄭莊公身后,一路來到了莊公的書房,莊公坐在自己的位置之后,便安排祭足坐了下來。鄭莊公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帥哥,雖然已經剛剛過三十,但還是意氣風發。
莊公說到“今天和母后商量我弟弟的封底問題!”她一直想讓我把制邑給他。(制邑:今河南滎陽市汜水鎮,一塊易守難攻之地。)
鄭莊公說:“制邑是形勢險峻的地方,虢叔曾經死在那里。制邑不能封給共叔段,其他地方都可以聽命。”
她于是請求改將京城作為共叔段的封邑。
莊公“我同意了”
祭仲說:“凡屬國都,城墻周圍的長度超過三百丈,就會給國家帶來禍害。先王制定的制度:大的地方的城墻,不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地方,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地方,不超過九分之一。現在京城的城墻不合制度,這不是該有的,您終究會無法忍受。”
鄭莊公說:“是我的母親武姜要這樣,哪里能避免禍害呢?”
祭仲回答說:“武姜怎么會得到滿足?不如及早作安排,不要讓她滋生事端,一旦蔓延就難以對付。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鏟除掉,何況是您寵愛的弟弟呢?”
鄭莊公說:“多作不合情理的事,必然自己垮臺。您暫且等著吧!”
祭足“好,就讓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