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太原府絕殺 晝夜兼程
- 謀之演義
- 任家坡
- 2058字
- 2020-07-21 19:35:00
昆侖邱由打血后慢慢地抽出一把劍來,明晃晃寒光一閃,陰森森遮天蔽日,就駕到了趙匡胤的脖梗上。
埋伏在暗處的將士,屏住了呼吸,握著抹刀的手汗津津的,這個急呀,心說,將軍怎么還不按事先的約定跟進跟暗號啊,命都要沒了,領頭的眼睛都閉上了。
這個時候,落下一片紙,恐怕都能聽出響來。
“你若是對太后有二心,昆侖邱隨時都可取你性命。”
趙匡胤一動不動。
整個房間的空氣都凝固了。
就如同刑場上,劊子手,鍘刀開刃,脖子上都現了紅印,有人喊了刀下留人。
昆侖邱將出鞘的劍又收了起來。
“太原節度使趙匡胤聽旨,即刻隨欽差大臣,回京復命,不得有誤!”
劍入鞘,圣旨宣。
就在這個時候,只見趙匡胤一面膝蓋彈起,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腰間一掠過,直奔昆侖邱的腹部。
用力過猛,速度極快,昆侖邱身子稍往左傾斜,一把短刀順勢劃過。
哎呀!
昆侖邱的道袍被劃開了一道大大的口子,鮮血瞬時漫過。
“有刺客!”
趙匡胤大喊一聲,隨時挺身,手里的短刀,又向上刺去。
昆侖邱腳尖一用力,跳了出來,躲過了趙匡胤的短刀,這個時候,大廳里,院落里,書房里,還有府外圍的伏兵,呼啦一起,從四面涌了上來,長槍,抹刀,弓箭手,各種家伙什,將昆侖邱團團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
“取刺客首級者,官升三級,黃金萬兩!”
趙匡胤短刀換長槍,與昆侖邱緊緊地糾纏在一起毫無懼色,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大不了玉石俱焚,一定不能讓昆侖邱逃之夭夭,后患無窮啊。
再看昆侖邱受了趙匡胤的冷刀,但并無大礙,時而旱地撥蔥,時而飛龍在天,時而仙鶴夜游,時而美人照鏡,一把長劍使的眼花繚亂,虎虎生風,虛虛實實,上上下下,一點也不含糊。
應該說昆侖邱雖想著有所防備,但還是大意了,低估了趙匡胤,而高估了自己,以為這么一嚇唬,如此宣太后旨,趙匡胤也就見好就收,老老實實地讓他帶回京了。
更是高估自己與趙款胤的情義。
所謂時位之移人也,而昆侖邱更愿意相信如謂舉事起兵是謠言之上的謠言。而趙匡胤的強力一刺,才讓昆侖邱如夢初醒。
好你個趙匡胤,看來傳言非虛啊,功高而蓋主,私欲膨脹,泥腿子也想當皇上,好你個趙匡胤,呀呀呸!
可趙匡胤步步緊逼,伏兵一層又一層,此起彼伏,十八般兵器,輪翻上,昆侖邱即便分身有術,也是處處吃緊,哪還有精力玩什么心動。
而趙匡胤深知,這個昆侖邱可絕不是一般的厲害,凌霄道長高徒,昆侖道長真傳,尖刀團統領,一把長劍不說出神入化,也足以神出鬼沒,輕功駕馭的爐火純青,此刻之機會絕不能錯過,斷不能放虎歸山,大不了同歸于盡。
趙匡胤奮勇當先,使出了渾身解數,手下更是上躥下跳,一刻也不讓昆侖邱離開自己的眼睛,不讓他有半點喘息的機會。
一開始,昆侖邱還有些戀戀不舍,拼了全力,也要在今日親手宰了這個逆賊,過了此時,可就要變天了,有負太后所托啊。與其茍活,不如拼了這條性命。
如好漢難敵四手,鼓掌怎可奏鳴,趙匡胤那一刀劃過,著實讓昆侖邱措不及防,傷口還是滿深的,而趙匡胤又照準了這個地方,屢出重拳,車輪戰讓他漸漸感到辦不從心。
不行了,我要這么死了,太后怎么辦,誰又來保護,誰又來救她,死不足惜,死當其所,與其拼死搏殺,不如奪路而逃,趕緊飛奔汴梁,救國家于危難啊。
這條命什么時候死,如何死,死于誰之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死于何處,為誰而死。
昆侖邱沒有時間感慨,大腦在刀光劍影中快速地翻轉,揪準機會,跳出包圍圈,氣陳丹田,腳尖點地,雙臂展開如兩翼,向著一處屋脊飛躍而去。
“放箭,放箭,快!“
趙匡胤連連高喊,甚至從身邊士兵手中搶過弓箭,彎弓,搭箭,一陣箭雨向著昆侖邱呼嘯而去。
“快,快撲上去!“
只聽啊的一聲,眼見昆侖邱中了箭,跌落屋脊的另一面,趙匡胤帶著人,餓虎撲食一般追了上去。
除了一點血跡,人卻沒了蹤影。
“搜,一片一瓦,掘地三尺,給我搜!“
說不清趙匡胤這會兒是激動,還是惶恐。一直到了晚上,節度使府上燈火通明,搜索的范圍不斷擴大,可還是既不見尸,也不見人。
“不能再等了。“
熬紅了眼的趙匡胤,聚帳下所有得力干將,決意提前,并調整了早了擬好的行動計劃,受了傷的昆侖邱肯定沒有我的精銳騎兵跑的快,一不做二不休,令都部署柳重陽帶著新自挑選的二千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趕奔汴梁,令其他都部署馬上回各駐地,迅速控制各州府官員,陰山,大同,等關隘精心準備,嚴防死守,嚴密監控以備北遼襲擾,趙光義留守太原,并修書一封帶著自己的信物,八百里加急,而自己帶著五百人的親兵衛隊,奉召回京,這其中特意挑選了一個頗似昆侖邱的人,換了道長的衣服,拿著尚方寶劍,大模大樣地,向著汴梁而來。
距離汴梁還有十里地的時候,已是晚上,月朗星稀,稀稀落落的一處村莊,模模糊糊。趙匡胤一行不敢絲毫懈怠,反而是傳令下去,睜大眼睛,豎起耳朵,握緊腰刀,快馬加鞭。
忽然,火光四起,大隊人馬,手持火把,前后四個方向,猛然殺出,將趙匡胤一行團團圍住。
前軍居中,一面大旗,上寫一個大大的晁字。
趙匡胤知道了,這就是那個長安新科時的武狀元,晁鐸,剛剛被太后任命為洛陽節度使,補周子云的缺。
他怎么會在這里?
這并不奇怪,太后自然是有所警覺,調兵遣將,晁大人一定是人了拱衛汴梁的重任,要出奇兵啊。
“來者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