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將軍蒙冤死 一降再降
- 謀之演義
- 任家坡
- 2048字
- 2020-07-17 19:35:00
參政潘大人,一路奔波,到了汴梁,降表遞上了,禮單奉上了,可周之皇上遲遲就是不見,這讓潘大人于驛館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
不過,這汴梁的景致到也不錯,規模宏大,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甚至還有異域人士,別樣建筑,此等繁華只在建康之上啊。潘大人不免又動了心思。
唐,氣數將盡,這里才是他大展宏圖地理想之地。
想到這兒,潘大人竟然屈尊去拜會驛館的當值官,還暗暗地施以袖金。
“敢問這天朝誰為首輔,皇上最為器重呢?”
“聽這話,你就是小地方來的……”
當值官拿了好處,也不忘挖苦面前這個孤陋寡聞的小人,可不管人家怎么說,潘大人都是笑臉相迎。
“還請不吝賜教!”
當值官雙手抱拳,向上一舉。
“當然是同平章事趙普趙大人了,精于事,致于理,內修法度,外治朝綱,上輔太后,下恤黎民,深為太后所倚重,乃百官之楷模也。“
當值官說的是眉飛色舞,滿臉的驕傲。
“連我這小小的驛館小輩,趙大人都記著呢?!?
潘大人明白了,當今汴梁,趙普趙大人說了算。事不宜遲,潘大人精心準備一番,遞上貼子,求見同平章事。
潘大人被請進了客廳,只見客廳并不大,甚至有些拘謹,陳設簡單而樸素,甚至有些寒酸,這哪像是堂堂一國之相的府上,看來是深藏不露啊,另一面卻假皇上之名向臣屬之國索地,要人,要錢財,要說,像極了第二個王莽。
潘大人暗自竊喜,被晾在這里半晌,那也無妨他希望滿懷。
一個其貌不揚的人,終于出現了,穿著很是一般,但那個風度舉止,潘大人認定此人就是那同平章事趙普,趙大人了,趕忙上前拾禮。
“哎呀,趙大人,聲名遠播,如雷貫耳,近日一見,果然氣度非凡,在下潘謀這相有禮了!“
趙大人神情嚴肅。
“你就是建康來的使者?“
言語冷若冰霜。
“正是在下。“
“你來見我,所謂何事?。俊?
趙大人自顧自地坐下來,端起茶杯,茶蓋慢悠悠地吹著。
“在下奉唐主之命,前來奉上降表,附貢歲,圖冊,奏請天子罷兵修戰,想必趙大人已經看到了。“
潘大人躬著微胖的身軀,滿臉堆笑,俯首帖耳。
趙大人輕飲一口茶。
“潘大人不是說唐兵強馬壯嗎,不是說要收復失地嗎,要與我大周分庭抗禮嗎,降字何來?“
“哪里,哪里,都是那唐主昏庸,好大喜功,在下身不由己,主子想聽什么,咱就得說什么,還不那個都指揮使林智成,自恃打過幾個勝仗,居功自傲,口出狂言,蒙蔽了主子,裹挾主子違逆天朝,犯了龍顏,辜負了趙大人您一片苦心?!?
趙大人手中的茶杯往桌案上重重地一放,把潘大人嚇了一跳。
“趙大人,乃百官之楷模,在下仰慕已久,雖身在建康,但心向汴梁,承蒙不棄,愿肝腦涂地,為趙大人鞍前馬后?!?
潘大人和風細雨。
好一個無恥的潘大人,聊聊數語,竟一盆臟水全栽到林智成林將軍身上。林智成啊,林智成,曾是王爺悉心培養的愛將,與他趙普的交集不可謂不少,于鏟除張家父子中出了不少力,于周有功,于他趙普也算是有恩啊,可他也是唐獨擋一面的兵馬大元帥,軍中脊梁,汴梁的攔路虎,慶州一戰,趙光義損失慘重。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各為其主,王爺一去,怕是再無交集了。
“那潘大人,準備怎么個肝腦涂地,如何個鞍前馬后呢?“
潘大人聽出來了,這話里有話呀,不禁計上心來。
“只是一個降表,不足以表現主子的悔意,此事皆由那都指揮使恃強貪功,妖言惑眾而起,罪責難逃,我當聯合眾賢良,奏請唐主將其革職查辦,梟首示眾,趙大人以為如何?“
趙大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衣服。
“天朝所要的貢歲,并不是什么空穴來風,而是唐主早就許諾的,但一拖再拖,言而無信,非但不按歲上呈,還興兵抗阻,皇上極為震怒,誓要踏平江南,一個降表,一顆人頭,交待得了嗎?“
這……
“在下愚鈍,還請趙大人示下!“
趙大人頭往上一仰。
“回去,告訴你的主子,前主兵敗,自去帝號,稱江南國主,這次再敗,咎由自取,這江南國主也不要當了,改稱隅南公吧,送客!“
潘大人對著空空的客廳,滿口答應。
趙匡胤,周子云再下銅陵,湖州,允州。唐已丟掉了三分之一的國土。有人已經奏請唐主,南遷了。
潘大人由汴梁返回,簡直成了及時雨。潘大人所報天朝的要求,經過一番潤澤,唐主竟然全盤接受,就由潘大人擬旨,傳皇上諭令,兵馬大元帥,恃寵邀功,欺上瞞下,以私假公,置國于危難,罪不可赦,即可革職問斬,同時再上降表,去唐主,領隅南公,只求天朝開恩罷兵,免百姓之苦。
可憐林智成,人頭做了獻禮,江南之風雨也歇了。
建康還在,宮闕依舊,觸景而生情,詩韻興起,遍拍欄桿,環顧左右,卻無人可以附和,曾經的絕色今無美,曾經的幽香今無味,曾經的鶯歌今無韻,曾經的顛鸞今無鳳,遣散了些太監,少了些宮女,花前月下人影稀,隅南公免不了又想起華陽宮的景空太師。
國還在,家尚存,和我者,唯此美人也。
還是那位潘大人看出了主子的心思,滿腔風花雪月,卻無處傾訴,無韻可和。
“主了,你這樣悶悶不樂,恐是要積勞成疾,為臣的看著,心如刀絞?!?
隅南公神情沒落,百無聊賴的樣子。
“哎,本公的心思,你不懂?!?
“我懂,主子,這地上的因緣天注定,與主子您相配的,沒有第二個人,心心相印,想必主子妃,也一定日夜掛念著主子您呢,這叫天作之和,當初您就不該聽信了讒言,不過現在也為時不晚?!?
姓潘的一席話,隅南公心中又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