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直接到了坤乾宮,皇上拿著趙普呈上的折子,看的一籌莫展。
“我就說嘛,大典上就應該將張氏父子一并拿下,不留后患,現在好了,放虎歸山,一旦他糾集其舊部,勾結張寶昌之余黨,兵臨城下,就靠洛陽節度使的區區千人,如何能抵擋得了。”
皇上一邊嘆氣,一邊不住地看著一邊的皇后娘娘。
趙普及時做了補充。
“那白虎將軍已經開始行動,派出殺手,刺殺他認為對其構成威脅,擋其道路的朝臣,前日夜貼身保鏢媚兒,前來行刺于臣……”
“哦!?”
皇上就是一驚。
“好在臣早有準備,媚兒被我方活捉。”
“那你何不將其交刑部,嚴加審訊,坐實白虎將軍行刺朝廷命官的罪證?”
“回皇上,臣早年曾于白虎將軍做了一段先生,對這個媚兒有所了解,一身功夫,心地善良,其父親乃先帝時的御史,因不愿與張氏父子同流合污,隨遭陷害,至滿門抄斬,而媚兒被白虎將軍假意救下,培養成了他身邊的保鏢,殺手,媚兒也曾于皇上東巡時,入宮做了一陣子皇后娘娘的護衛,讓皇后娘娘躲過一劫,故而,臣以為此人可以為我所用,留在皇后娘娘身邊,做個伴兒,再合適不過了,更何況現在這個非常時期。”
“還是趙愛卿你想的周到啊,這也算是一舉兩得,愛妃你看呢?”
“媚兒殺你未果,她也就回不去了,與其死于賊手,不如為我所用,如此甚好,想必你已經將她帶來了,就讓蓮兒幫她安頓下來吧。”
皇后娘娘說著,示意給外面的蓮兒。老友重逢,蓮兒自然欣喜。
“可這樣一來,打草驚蛇,趙大人以為應如何應對,今天來,是不是已經有了打算?”
要說了解趙普,莫過于皇后娘娘了,可以說看著他,一步步地走向成熟,或者說經過皇后娘娘的指點,突飛猛進,故而對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掌握之中。
“臣以為,當務之急,就是穩住白虎將軍,或者說是要迷惑他,讓其以為此次搬倒賊相,他白虎將軍功不可沒,皇上,皇后娘娘對他深信不疑,另一方面皇上只抓賊相,不糾他人,這難免在群臣當中引發猜忌,甚至是恐慌,賊相之余黨惶恐,而白虎將軍之舊部也會擔心,擔心這把火會因白虎將軍而燒到自己身上,越是擔心,就越是可能生變,所以臣以為更重要的是要穩定軍心,民心,皇上如能頒下圣旨,昭告天下,賊相野心勃勃,咎由自取,眾臣子,文臣武將也好,當安心下來,一心為國,曾受其蒙蔽利用者,既往不咎,如此一是安定天下,二則孤立白虎將軍,皇上,皇后娘娘明鑒!“
“還是趙大人考慮的周全,皇上宜當機立斷。“
皇后娘娘對趙普的想法,很是認同。
“好,這道旨意就由你趙愛卿來擬。“
“遵旨!“
“這個白虎將軍,疑心很重,又很自負,要靠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他,穩住他,非一般人所能為也。“
這是皇后娘娘最擔心的。
“回稟皇上,皇后娘娘,媚兒刺殺失敗,臣第二天就前往白虎將軍府,一個是看他的反應,另一個就是利用自己的另一個角色,試圖讓其相信,趙普還是那個趙普,白虎將軍府的先生,還是他的人。“
趙普將他與趙匡胤拜訪白虎將軍的前前后后,做了詳細匯報。
“結果怎樣,在你看來,他是否接受了你的建議呢?”
“臣以為,賊相在大典上的將我指為陷害他的奸臣,給了白虎將軍某種提醒,尤其是黑衣護衛神兵天降,讓他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所以他才于當場先接受皇上封賞,而后又堅決不接受。”
皇后娘娘輕輕咳嗽一聲。
“他既然已經決心要殺你,就不可能再信任你了,而你的拜訪,可能給他發出了錯誤的信號,黑衣人已將汴梁內外牢牢控制。“
“臣愚鈍,真是打草驚蛇了。“
這么多年,趙普看來還是沒看懂那個白虎將軍啊。
“看來,就得我出面了。“
“你,愛妃,也現在是一個極度危險的人物,這怎可使得?“
皇后娘娘的這個想法,著實把皇上嚇了一跳,這是什么打算,竟然逼的皇后娘娘出馬,這置他皇上于何種境地,朝中再也無人?
皇后娘娘給皇上行了個禮。
“陛下,這個人現在能相信的,恐怕只有陛下了,陛下頒口諭,讓其探監,父子相見,名著是陛下念舊情,心生憐憫,可白虎將軍會認為這是對他是否對陛下忠心的又一試探,白虎將軍探監之后,即派人行刺趙大人,說明賊相向其子發出了非常明確的信號,誰才是他們實現野心的最大威脅,再想穩住他,陛下不宜再出面,而由臣妾喚其入宮,這話由臣妾來說,才會讓其放松戒備,深信不疑,有道是英雄難過美人關,何況臣妾與其談的并非國事,而是家事,趙大人,白虎將軍之正妻經上京候之亂、賊相之操弄,已名存實亡,本宮將媚兒以本宮之妹的身份許配于白虎將軍如何呀?“
“這……“
皇后娘娘的提議,趙普怎么也想不到,皇上賜婚,又是皇后娘娘的妹妹,如此身份,他白虎將軍又能奈何,另一方面白虎將軍從賊相之子搖身一變,成了皇親國戚,皇上的妹夫。
“妙啊,妙啊!”
“陛下再封媚兒一個武威夫人,如何?“
皇上激動地一拍手。
“還是愛妃技高一籌啊,封,賞!“
那就讓韋公公走一趟,奉皇后娘娘旨,宣白虎將軍進宮,皇后娘娘有話要說。
接下來的招數定下來,皇后娘娘該去做媚兒的工作了,這樣的大事,皇后娘娘也算是突發奇想,媚兒還一無所知呢。
如何說服,還真著琢磨琢磨。
看著媚兒與蓮兒兩人于花簇間歡聲笑語,皇后娘娘頗有些心潮起伏,從媚兒的身上皇后娘娘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貴為公主,卻納貢于朝,妙齡女子,卻輾轉于驚濤駭浪,聰明伶俐,卻為人作嫁,愛有所歸,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