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大人又是一口茶,茶蓋與茶杯碰的叮當響。
“趙兄行事精明,乃我朝之新秀,這件事情獨獨就看不清呢,趙大人這是在取笑賈某了。”
“你我皆是當事人,賈大人何出此言,不妨明示。”
趙普一臉的無辜。
賈大人隱隱地哼了一聲,正了正坐姿,兩手從兩邊將錦袍理了理,撲了撲,滿臉的無奈與得意。
“趙大人曾被皇上任命為欽差大臣,全權處理汴梁之回朝,又赴健康查辦白虎將軍之命案,現在既是兵部侍郎,又為宰相大人慶典籌備之首輔,冉冉紅星,但畢竟時間還是短了些,朝之清濁知道的還是少了些啊,宰相張大人,是何等的朝之重臣,皇上又是何等的虛弱,咱們這些為官的,說是皇上的官,不如說是宰相的吏,以趙大人之睿智與敏銳,難道就看不出來?”
賈大人一邊說一邊觀察趙普的反應。
“做皇上不易,為官更難啊,保官,升官,那就更難了,如此情形之下誰又會鋌而走險,去參重臣,誰又會在保命的關鍵時刻,彈劾掌握生殺大權的實權人物呢?”
一聽這話,趙普嚯地站了起來,手指賈大人。
“你,還有柳大人,羅大人,你們竟合謀陷害于我?”
趙普惱羞成怒,整個臉一會兒紅,一會兒白,渾身發抖。
“哎,趙兄息怒,趙兄息怒,我等只不過是受了宰相大人的差遣,不得以而為之。”
賈大人見趙普動真格的了,趕忙近前安撫。
“事到如今,還敢往宰相大人身上潑臟水,居心何在?”
“趙大人,趙兄,如真是那樣,那為何宰相大人明著要將你我抓了入牢,實際上把我們護送回家,為何宰相大人沒有將此事大做特做,借了皇上之手,將你我治罪呢,換了以往,這樣不順從宰相,威脅宰相的人,早已被以各種罪名碎尸萬段,抄家滅族了。”
賈大人一番提醒,趙普頓時癱坐在椅子上,還不小心從椅子上滑了下來。
賈大人一拍趙普的肩膀。
“趙兄,這是宰相大人在考驗你呀。”
“考驗我?”
“說實話,我與柳大人、羅大人與你商議彈劾宰相斑斑劣跡的事情,你趙大人是不是向宰相大人稟報了?”
事已至此,瞞也瞞不住了,這樣的局想必這位賈大人已經經歷過多次。趙普巴拉巴拉眼皮,承認了。
“是有稟報,怎樣?”
“而宰相大人讓你答應我等的請求,并擇日具體商議,而這個商議的地方你也事先告訴了宰相大人?”
“這么說,你賈大人,柳大人,還有羅大人,都是?……”
“趙兄終于想明白了,我等皆唯宰相大人馬首是瞻,而你趙普將是新晉一員,宰相大人對你甚是欣賞,寄予厚望,更是委以重任,可謂后來居上啊,我賈謀既是羨慕,又是嫉妒,往后還要仰仗趙兄關照,于宰相大人面前多多美言,提攜,趙大人,請受賈謀一拜。”
賈大人降下身段,拱手拾禮。
趙普趕忙還禮。
“賈大人言重了,你我將來共事一主,一朝共事,當需協力共進,而趙謀才疏學淺,還要請胸有城府的賈兄多多點撥啊。”
兩個人互相一陣猛夸,甚至還擺了好酒好菜。
“可,你說這羅大人之死,我總覺得蹊蹺,會不會是我們的事走漏了風聲,有人要殺一儆百?”
兩人一邊吃,一邊接著聊。
“哎呀,趙兄多慮了,以我看,純粹巧合而已,一場戲,一個局,要做的真,就像那苦肉計,難免有人會墊背,犧牲,正常,再說了,這個羅大人,雖對宰相大人忠心不二,但愛漏財,又漏嘴,也壞了不少事,惹了不少麻煩,巧了,這回盜賊幫了主子一個忙。”
賈大人,嗞溜,一杯酒下肚,好不輕松。
“可宰相大人在皇上面前把這事兒說的很大呀,要我專司嚴查,以賈兄看,小弟該如何個查法?”
趙普給賈兄滿上。
“那趙大人你就慢慢地查,相信封賞大典之后,功臣良將,各就其位,各領其賞,宰相去虛就實,還有誰會想著羅大人呢?”
趙普把酒一飲而盡,然后起身離座,突然一下子跪在賈大人面前。
“請賈大人救我趙普!”
賈大人杯中酒喝了一半,撒了一半,讓趙普的舉動給弄蒙了。
“趙大人,這是做什么,簡直是折煞賈謀了,快請起來說話!”
“賈大人答應,趙普才會起來。”
趙普態度堅決,賈大人誠惶誠恐。
“好,好,好,我答應,我答應,這都哪兒跟哪兒啊,都一家人了,還搞的這么生份,到底所謂何事,如此緊張?”
“以賈兄所言,這封賞之外還有封賞,大典之外更有大典,那這大典之時,趙謀應如何籌備,應對,才是宰相大人的意思?”
“你我換個地方說話。”
賈大人帶著趙普,來到了自己的書房,確認門里院里除了自己的心腹,無閑雜人,才神秘地開口。
“你現在已是自己人,我也就不隱瞞了,這件事宰相大人已苦心經營多年,籌備已久,幾日之后的凱旋宮之大典就是撥云見日之時,趙兄追隨宰相大人也有幾年了,對宰相大人該有所了解了,宰相之心思趙兄應心知肚明,宰相安排的事一件也不能馬虎,屆時,你只管看宰相的眼色行事,只管跟著我,柳大人,翰林院費大人等做就是,武將方向,數路節度使會配合,逼當朝之昏君禪位,迎真正的天子臨朝……”
賈大人說的神秘而又眉飛色舞,而趙普聽的入神而又心驚膽戰。
宰相張寶昌這是要把世人矚目的封賞大典變成他的登基盛世啊,表面上卻把皇上交代的各項細節做的風風火火,唯恐無人知曉,這恐怕是前無古人的瞕眼法了。趙普不得不佩服皇后娘娘的未雨綢繆,將張寶昌的圖謀看的一清二楚,明著對張寶昌大加贊賞,所奏之事都一一應允,暗著卻做著各項應對之策,讓自己的各路人馬向汴梁秘密集結,洛陽節度使周子云向京城機動,隨時策應,昆侖邱的掘進隊埋伏于城內,隨時實施斬首,白虎將軍,應該是這場大戲中至關重要的驚世棋子。
而他趙普,則是其中呈上起下的中樞。
可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個封賞大典是皇上提出來的,張寶昌擬了一份犒賞名單,而皇上則是要大張旗鼓,要彪炳千古。
可賈大人透露出來的信息,讓趙普懷疑,到底有多少文臣武將已經是張寶昌的人?皇后娘娘又有多大的把握呢?
這簡直就是一場世紀豪賭,無論如何都是一場血雨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