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畢竟是個降將,護駕西行那可是大事,關乎國家,社稷,豈能兒戲,如果這呼延灼與那宰相暗中勾結,于西行投中制造什么意外呢,別看他一箭封喉,取了姓隴的性命,那也就是個順水人情,極有可能是一出苦肉計,不管怎樣,樊將軍就是不放心。
“這潼關現在是天下第一關,樊將軍乃不二人選哪!”
皇上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首戰告捷,可后面跟著的,必將是苦戰,惡戰,潼關不守,何以長安啊。
宰相,眾臣子也是隨聲附和,說的樊將軍心里暖乎乎的,倍感責任重大,再這么堅持,恐怕有人要起了疑心。但樊將軍還是堅持從自己身邊選兩位副將,跟在呼延灼后面,也好有個照應,實際上就是要對呼延灼進行監視,緊要關頭,果斷出手。
不過,有一點樊將軍沒說,那就是趙匡胤的杳無消息,那必是引起一片恐慌,剛剛的血戰,皇上及眾臣子已是驚魂未定,人家可是把長安看作是最后的一片安寧之地的,這要是說出來,那無異與晴天霹靂,還不得亂成一鍋粥啊。
“只是這路途遙遠,還得想個萬全之策,以保皇上安全,以臣下之意,咱得制造一種假像,讓外人看來,皇上一直在潼關,來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皇上一想,樊將軍說的有道理,大部隊行進,目標太大,為安全著想,必須小心才是。
樊將軍的話還有那神情,宰相多少看出些門道,但他也不能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秦地當年是怎么收復的,他心里最清楚,可以說是直接參與者,若口似而心非,一旦趁火打劫,而上京侯要是再帶重兵反撲,潼關危急,兩面受夾擊,那就是身死國滅。
但長安,又不得不去,沒有第二個選擇,沒有第二個希望。根據宰相的建議,天子的一切標志統統留在潼關,潼關的行宮該怎樣,還是怎樣,部分官員留在潼關,皇上只著普通官服,看起來頂多是一謀士,同時要加快行軍速度,以免夜長夢多。
同時呼延灼派出一股精干部隊,前方探路,及早發現異常,也好及時應對。
與此同時,長安城內也是緊鑼密鼓。
探馬不斷來報,五十里,三十里,二十里,十里,一支大部隊由遠近。
“這里面可有皇上?“
長安節度使的府里燈火通明,一邊是謀士,一邊是身著盔甲全副武裝的將領。長安節度使韓莽端坐于案后,文絲不動。
“沒有天子的旗幟,也沒有著龍袍的皇上。“
“沒有,那領旗是何人?“
“稟大人,為首是一個呼延,還有馬,張。“
“呼延?“
這不是上京侯帳下的呼延灼嗎,五虎上將之一啊,他怎么會出現在這里,難道是上京侯的人已攻破潼關,不對呀,潼關可是剛打了勝仗,姓隴的,人頭落地啊?
“你可都看清楚了?“
“千真萬確。“
這姓馬的,姓張的,應該是樊將軍的部下,這是怎么回事,難道此呼延非彼呼延?
這么說,那皇上還在潼關,不對呀?
“再探再報,盯緊了!“
韓莽傳令下去,各城門加強巡邏,不得有任何怠慢。
只是這么一支隊伍,皇上不在里面,那他們來干什么?沒道理?
韓莽料定,這是掩人耳目的鬼把戲,瞞的了別人,騙不了他。可是這皇上已經今非昔比了,上京侯占了他的帝都,又奪了他的帝號,說起來,他已不是什么皇上了,而他韓莽也可以不算是他的臣子了,充其量他現在只不過是一個逃亡之君。
這個時候,這皇上不皇上的,也就是他韓莽說了算了,要么迎皇上入長安,予以扶正,他韓莽立下不世之功,成了大周朝的大救星,再擇機殺回汴梁,平定叛亂,從此飛黃騰達,要么取了亡君的項上人頭,獻于上京侯,取得新主子的信任,照樣也是大功一件,還穩穩當當做他的長安節度使,地頭蛇。
不過,這個上京侯,韓莽還真就瞧不上,能如此囂張,還不是與他那宰相老爹狼狽為奸,名為朝臣,實則經營私心,一天一天的坐大,算什么能耐,給他做臣,呸,這么一個粗魯之人能,他韓莽文武兼備,經營長安數十載,怎么就不能稱王呢?
這陣子,韓莽為這事一直在猶豫,他真后悔,當初不該將潼關交于樊將軍,直接將這亡君拒之門外就好了。
不過,現在就說誰輸誰贏,為時尚早,最現實的問題,如果這亡君到了長安,號令天下,平定了叛亂,賴在我這長安不走了,那可怎么辦,自己勢必被架空。
身邊的人早看出主子心思,積極建言:
“大人,以在下看,咱給他來人出奇不意,吃了他,如果皇上不在里面,那他就是叛軍,打的有理有據,算是立了大功,如果皇上在里面,這一打,在新皇那兒咱還是大功,這秦地八百里,還是您的,怎么都不吃虧啊,如果開門放了進來,那就是后患無窮啊。“
“不可,我韓莽豈能與虎狼為伍,讓他上京侯占了便宜。“
又有謀士說了:
“我到有一計,將軍胸懷天下,咱就開門迎接,這長安畢竟是咱的地盤,皇上現在勢單力薄,有求于將軍,趁此讓皇上封將軍您一個王,那他就不得不封,如此效仿當年的曹操,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收拾了叛賊,平了天下,然后再取而代之,偉業可成矣。“
這話韓莽愛聽,自己怎么能滿足于區區八百里秦地呢,這皇上送上門來,那可是大好的機會啊,怎么能這么小心眼呢。
“不過,將軍也不能讓他來的太容易,不是說皇上沒在里面嗎,那咱就讓他們在城外耗上幾天,就說叛軍作亂,不得不妨,逼皇上出現,不封王,不入城,滅一滅他的傲氣,長一長咱的威風。“
“好,好,好。“
哎呀,這一陣子還想這想那的,猶豫再三,這樣的好辦法,不就解了嗎。韓莽頓覺一身輕松,更加地威武,看著兩邊的謀臣良將,信心滿滿。
剛才的帥府,儼然已是金鑾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