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時
- 哐當哐當
- 何思過
- 2301字
- 2020-03-15 11:55:59
下了車,看見了近一年沒見的父親,我不太會表達感情,現在也是這樣。只是呆呆地看著父親,雖然不是很陌生,但還是有些生疏。父親去幫母親拿行李,放在三輪車上,就是那種騎的三輪車。我和姐姐就坐在車里,父親推著車,因為車上的行李很多,有我們的,還有大伯娘的,所以沒辦法騎太快。接車的人有很多,我二姑(這是親二姑的),大伯,還有唐奶奶的家人等等。
一路上走的不算太快,讓我有時間去看這個新的地方。這里是維吾爾族的地方,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有大半都是維族。看著和我們不太一樣的人群,我頓時有了好多的緊張感,時不時的望著父親和母親。他們沒有安慰我什么,可能是覺得沒什么需要安慰的。畢竟以后是要在這里扎根的,要盡快的適應這里。我發現自己不用盡快,已經適應了,因為我對什么都是那么的好奇。剛到二姑家,我就看到了認識的人,大表姐二表姐還有表哥。很快就和他們打成一片了,他們帶著我在院子里轉悠著,我也趁此機會熟悉這里的一切。一個很大的院子,在我看來是個很大的院子。住著兩家人,不三家人,我們來了,就成了三家人了。
溫室大棚,這是我這二十年里接觸最多的事物,說它是個物體,它又是個字眼,說它是個事情,確實是個事情。農民伯伯就靠它度過漫長的冬天,吃上新鮮的蔬菜,而且還靠它過上富足的日子。
二姑家的大院子就有好幾個溫室大棚。我和表姐們在里面瘋鬧著,把好些菜苗給踩到了。二姑因此還說教我了一頓,以后我對二姑的印象就停留在了說教的那一刻,嚴厲,刀子嘴豆腐心,我父親也是如此。
二姑父為我們的到來準備了好多的吃的,都是一些菜和面食。因為我和姐姐才剛去,沒太習慣吃面食,所以二姑父為此還做了米飯。很開心的一頓,二姑的鄰居也過來了,認識了一些人,當中有我學生生涯一直在一起上學的朋友,一直是同班!
那年冬天我們一家就窩在二姑家的一個臥室,時不時的幫二姑家弄溫室里的菜,時不時的還做些豆腐拿到集市上去賣。因為母親在老家是做豆腐生意的,又沒有什么收入來源,所以只好拿起會的來做,掙點錢,體面的住在二姑家。
后面的事情記得不太清楚,上學,弄戶口,修房子,搬家等等。父親和母親始終都是那么的穩,一點也不急躁。一切的事情都是考慮好的,沒有一點拖沓,在當時看來是這樣的。我一直覺得父母很偉大和值得我學習,可是我到現在也沒有學會父母的穩,沒學會。
本來我大哥也是打算和我們一起來XJ的,可是因為車票的緣故,沒有一起過來,等我再次見到大哥的時候已經是我上三年級的時候了。大哥的底子薄,本來他是要上五年級的,可就是因為那幾年父母不在身邊,跟著外公外婆住。沒人管他,加上老家的教育水平確實太高了,但是大哥寫字寫的不是那么的好看,所以過來的時候,學校組織的升學考試沒考好。后來父母花錢去報培訓班,又花錢去學以前學過的,然后再重新考試,可是還是因為考試分數的原因,和我讀一個年級。
上學的時候,我是班級里最調皮的那個,身上時時刻刻都是臟的,為此母親沒少來學校被老師說,我也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洗過手。這些記憶實在是讓我印象深刻,當時的老師真的是很負責任的一個人,所以這也是我為數不多記得的老師,一個很大眾化的名字,任靜。
小學的時候因為貪玩,所以成績從上游掉到中游,父母為此沒少責罵我,我也沒少挨打,可是好奇的心讓我永遠無法對一件事情做到有始有終,學習也是如此。我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度過的,至少我的童年沒有遺憾,沒有傷心,沒有那么多的心思去思考除了學習和玩以外的事情。真好,真的還是很感謝父母,感謝他們沒有讓我經歷那些童年的悲慘和傷心。感謝!
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待久了,我會不再上進,不再思考以后,這是我的毛病,也是是我今后吃虧的地方。父母也是這么教育我們的如何在平凡中度過自己漫長的一生,這是父母的通病,至少我現在看來是這樣的。在那時看來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因為父母做出了偉大的犧牲,來換取我們相對安穩的童年,青少年。所以再次感謝他們。
我的記憶真正讓我覺得我應該做自己的時侯是因為一件事情,因為一件我覺得父親應該對我道歉,確沒有,還為此挨了一頓打的事情。
平凡的人生從來都是平凡的,一開始就注定了是這樣的。
小學的生涯我有一大遺憾,就是到畢業都沒有當上小先隊員。所以我對我的小學生涯有著深刻的記憶。不過還好我的成績不是很差,通過考試還是進了縣里面的中學,也是我們那個縣唯一的一所漢族中學。
小學升中學沒有什么困難的,畢竟學校就那么一所。分班,發課本,分同桌,一切都是那么的一樣,和小學時一樣。不過在這里我認識了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
記憶仿佛回到了那個花樣年華的年紀,沒有煩惱,自由自在的,什么都是那么的新鮮和自在。
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而我們又是新入學的學生,所以理所當然的就搬進了新的教室。對于新的事物,好奇永遠是必不可少的,我是如此,好多的同齡人也是如此。大家打鬧著,嬉笑著。男孩子永遠是那樣的鬧騰,女孩子永遠是那樣的安靜。剛開始分同桌大家都是和認識的人坐在一起,就這樣三三兩兩的,班級里很快就分成了幾個小團體了。小學的時候是一個班的,初中分到一個班了,所以坐到了一起。有認識的好朋友,所以理所當然的坐到了一起。剩下的就是個別幾個好學生,老老實實的坐在那里等著老師分配。很顯然老師安排同桌沒有考慮那么多,直接按照我們的個子大小分配的。我因為個子不高,所以坐到了前排,而我的第一個同桌,也是我同桌里最快要求調位置的同桌。座位剛剛分配好,還沒坐下,同桌就找老師說要求換同桌,我也是這樣認識了我初中的第一個女同學。因為什么原因呢,我不太清楚,但是有一個很深的原因是因為我學前班的時候拿過她的水彩筆吧。老師沒辦法,就換了個男孩子過來,這個男孩子以后就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
初中生涯就這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