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想到還有95%的問題留給人類,我就放心了
- (巴拿馬)豪爾赫·陳 (美)丹尼爾·懷特森
- 1418字
- 2020-03-31 09:22:05
粒子質量有什么奇怪之處?
物理還不能解釋慣性這種基本的東西—如果知道了這個,你的腦袋還沒有爆炸,那就準備好迎接下一輪暴擊吧:我們確定的基本粒子(比如夸克和電子)也不是真正的“東西”。事實上,根本沒有“東西”這樣的東西,這在我們的物理理論中是不存在的。

在我們當前的理論中,粒子實際上是空間中不可分割的點。也就是說,在理論上,它們處在三維空間中一個無限小的位置上,所占據的空間(體積)為零。實際上它們根本沒有“大小”。你是由粒子構成的,這并不意味著大部分的你是空的,這意味著你就是空的。
花點時間想一想,質量的概念竟然如此沒道理。有些粒子的質量幾乎等于零,然而另一些粒子的質量卻非常大。比如,電子的密度就很奇怪。一個電子的密度是多少?電子有非零質量,但它的體積為零,因此它的密度(質量除以體積)……沒有定義?這根本講不通。
我們再看一看除了質量其他方面都一樣的兩個粒子:頂夸克和上夸克。頂夸克就像上夸克的胖表兄,它們電荷相同,自旋相同,相互作用相同。它們都被認為是基本的點粒子,但是頂夸克的質量是上夸克的75000倍。它們占據著同樣大小的(零)空間,具有幾乎一樣的行為。那為什么它們中的一個有那么多質量,卻不包含更多的“東西”呢?

這看起來根本講不通,因為粒子不像你通過日常生活了解的任何東西。我們自然會基于已知的東西去理解新東西。我們還能做什么呢?這就像給三歲的孩子解釋老虎是什么。你可能會說它“就像一只大貓”,但那只能暫時管用,一旦孩子在動物園試圖把手伸進籠子擼老虎,你的老婆(老公)就會沖你大喊大叫,說你是不靠譜的家長,說你的類比死板而片面。那些思想模型很有用,但是你總要記得它們有局限性。
我們很喜歡把粒子想象成由某種東西構成的微小的球形物。實際上它們并不是小球,甚至一點都不像小球,但我們可以這樣想。根據量子力學,它們是超級怪誕的場的小波動,彌漫在整個宇宙之中。這意味著微小球模型根本解釋不了它們遵守的規則。比如,它們可以某刻處在一個不可逾越障礙的一端,在下一刻又出現在另外一端,而且無須穿越這一障礙。量子粒子能夠辦到的事太奇怪了—如果你把它們想象成你知道的東西的話。這是因為它們和你所知道的東西不一樣。
我們大腦中的模型非常有用,它能提供給直覺,幫助我們完成可視化,但我們一定要記住,模型只是模型,模型也有可能失效。當你想象點粒子的質量時,這樣的事情就發生了。

我們來看一個極端的情況:一個粒子質量為零。這說得通嗎?比如,光子的質量就是零。如果它沒有質量,那么它怎么可能是一個東西的粒子?如果你要求質量等于東西,那么你必會得到這樣的結論:無質量的粒子不存在。
與其把一個粒子的質量想象成一個超級小球里的東西,倒不如把它當作一個貼在極小量子對象上的標簽。
你也許還沒有意識到,但是在討論粒子的電荷時你就已經這么想了。我們都知道電子有負電荷,但是當想到這個的時候,你大約也會思考這些問題:電荷在電子里的哪個位置?是什么東西把電荷給了電子?電子里面有那么多空間容納這么多電荷嗎?這類問題很蠢,因為這樣想的人認為電荷就是粒子所具有的某種東西,但電荷只是一個標簽,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值。如果你以同樣的方式來考慮質量,事情就說得通了。

如果電荷意味著一個粒子能受到電的影響(比如被其他電子推開),那么質量對于一個粒子意味著什么呢?質量是給了粒子慣性(阻抗運動)。但是,為什么物體有慣性?它從哪里來?它意味著什么?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誰會幫我們?答案是:希格斯玻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