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降了季布和鐘離昧的第二天,項梁在集市宣布了殷通的罪證。
并宣布即日起事,以響應陳勝吳廣在江北地區的行動,以及吳庚在并州地區的反秦大業!
聽說項家起事,四周郡縣莫不是望風而降!
項梁分封官吏,訓練士卒,賞罰分明,眾人全都心悅誠服。
而在此之前,項伯離開逍遙縣的第三天,吳庚召集眾將,準備出兵攻打長子縣!
在逍遙縣的校場點將臺上,吳庚對著臺下的眾多將領說道:
“諸位,暴秦無道,百姓身陷水深火熱之中,妻離子散!
如今,我們要順應天意,揭竿而起,推翻暴秦,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諸葛亮、徐庶、張昭、蔣濟何在?”
“請主公吩咐!”
“命諸葛亮為逍遙縣縣丞,統領鎮守逍遙縣,同時為我軍提供后方的糧草補給。
張昭負責處理百姓民生等政務,蔣濟為度支中郎將,掌管我軍錢財用度。
徐庶依然督造兵器,不得有誤!”
“微臣等領命!”
……
“沙摩柯聽令!”
“末將在!”
“名你為本縣令貼身護衛統領,執掌中軍將旗!”
“末將謝過主公!”
……
“命曹仁依舊為狼牙關主將,李典、李通二人為副將。
吳大江、吳東去、吳浪淘、吳盡千、吳古風、吳流人六人為裨將,領兵十萬,鎮守狼牙關,不得有誤!”
“末將等誓死守衛狼牙關!”
……
“魯肅、張繡、高覽、程遠志、吳物故、吳壘西、吳邊人、吳道是、吳三國、吳周郎上前聽令!”
“末將等在此!”
“命張繡為主將,魯肅為監軍,高覽、程遠志為副將,吳物故、吳壘西、吳邊人、吳道是、吳三國、吳周郎為裨將。
點起兵馬五萬,護送我軍糧草,保護糧道,不得有誤!”
“末將等誓死保護糧草安危!”
……
“關羽、荀彧、關平、魏延、吳蘭、潘鳳聽令!”
“末將聽令!”
“命關羽為先鋒大將,荀彧為軍師,關平、魏延、吳蘭、潘鳳為副將。
吳赤壁、吳亂石、吳穿空、吳驚濤、吳拍岸、吳卷起六人為裨將。
點起兵馬5萬,即刻啟程,前往長子縣,不得有誤!”
“末將等領命!”
……
“郭嘉、廖化、張達上前聽令!”
“請主公吩咐!”
“命郭嘉為大軍斥候營主將,統帥5000斥候,廖化、張達為副將,吳千堆、吳雪江、吳山如、吳畫一為裨將,充當大軍耳目,整理軍機!”
“末將定當不負主公重托!”
……
最后,吳庚看著還未點名的將領,高聲喊道:
“趙云、呂布、司馬懿、賈詡、陸遜、徐庶、張昭、毛玠、薛綜、張纮、呂范、于禁、許褚、太史慈、甘寧、顏良、管亥、張任、麴(qu)義、紀靈、黃蓋、徐盛、丁奉、淳于瓊、張勛、吳時多、吳少豪、吳杰遙、吳想公、吳瑾當、吳年小……上前聽令!”
“請主公發令!”
“命,司馬懿、賈詡、陸遜、為隨軍軍師。
毛玠、薛綜、張纮、呂范為隨軍主簿。
趙云為大將軍!
呂布、于禁、許褚、太史慈、甘寧、顏良、管亥、張任、麴(qu)義、紀靈、黃蓋、徐盛、丁奉、淳于瓊、張勛為副將。
吳時多、吳少豪等72人為裨將,點起兵馬20萬,隨本縣令統帥中軍!”
“末將等誓死保衛主公!”
一番點將完成后,吳庚當即拔出佩劍指向天空,大聲喊道:
“明日辰時,大軍開撥!”
“是!”
……
第二天辰時,也就是現實時間早上7點到9點之間。
關羽、荀彧、關平、魏延、吳蘭、潘鳳、吳赤壁、吳亂石、吳穿空、吳驚濤、吳拍岸、吳卷起12人,已經率先點起50000大軍出發。
糧草早在十天前,就已經準備妥當,在關羽出發后的第二天,隨著吳庚的中軍,一起離開了狼牙關。
這次出征,除了留下來鎮守狼牙關的10萬大軍,吳庚可以說是傾巢而出!
其中單單是價格昂貴的重騎兵,數量就達到了5萬人!
5萬人?。?
吳庚一共出征的兵馬,也不過30萬人!
除了5萬重騎兵外,還有5萬弓騎兵、5萬輕騎兵。
光是騎兵,吳庚就足足招募了15萬!
剩下的士兵中,刀盾兵、長槍兵、弩兵、強弓兵,工程兵兵,分別有5萬,共計40萬大軍。
因為吳庚的緣故,蘇映雪他們的12個附屬村子,也一樣建設了【縣級】的兵營。
因此,這40萬大軍,全都是30級的士兵!
最普通的長弓兵,吳庚暫時沒有招募,因為弩兵和強弓兵,雖然在攻擊距離上不如長弓兵。
但是攻擊力上,可是比長弓兵強多了。
其中留在狼牙關的士兵,有10000弓騎兵和10000輕騎兵。
外加20000刀盾兵,10000長槍兵,50000強弓兵,共計10萬兵馬。
關羽的5萬先鋒大軍,和張繡的5萬運糧隊,配置全都是:弓騎兵、輕騎兵、刀盾兵、長槍兵和弩兵各1萬。
剩下吳庚的中軍,則配備了1萬刀盾兵,2萬長槍兵,3萬弩兵、5萬重騎兵,以及弓騎兵、輕騎兵各2萬。
長子縣距離吳庚所在的狼牙谷并不是很遠,僅僅7天時間,關羽的前鋒大軍便已經到達了長子縣。
雖然長子縣只是一個縣,可卻是郡治所在,守軍兵力達到了1萬人。
未免城內秦軍不敢應戰。
關羽在距離長子縣10里外的一處山谷中,將大軍掩藏。
獨自帶著3000輕騎兵,來到了長子縣城外。
今天連發8章1/8
求推薦票!求收藏!求投資!
求推薦票!求收藏!求投資!
求推薦票!求收藏!求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