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迎接準備
- 穿越之西北邊城生活記事
- 蘇白團子
- 2649字
- 2020-03-14 17:48:41
白氏這頭,出了門往東城走去,算著時間和要買的東西走得飛快,迎面就和一個人撞了個滿懷,抬頭一看竟是熟人王嫂子。
王嫂子看白氏著急的樣子以為是宋薇寒哪里不好了,前些日子宋春生抱著宋薇寒從馬車上下來,宋薇寒頭上包著紗布,左鄰右坊的都看見了,當下以為又出了什么事。
這么想著也就直接問了出來,“妹子,這么著急,是你家恬恬病重了?”
白氏被撞得一趔趄,一聽這話哭笑不得的回道:“哎呦,嫂子是你呀,這不我爹娘要來,著急去趟市集,恬恬昨天醒了,現在說話吃飯都利索,再養養就好了。”
王嫂子家就住在前面巷子里,她家男人之前和宋春生在鏢局共事,一家人都是熱情大方的,自她和宋春生成親以來幫了不少忙,兩個人又都是從同一家繡莊里領了活計做,關系很是親近。
所以聽王嫂子這么說知道她是真的關心,不然聽見別人這么說她可直接罵回去了。
果然聽見這話王嫂子就笑了:“那可感情好,之前去了趟你們家,春生說你忙著照顧孩子,我也沒去打擾你?!?
白氏歉意一笑:“真是怠慢了嫂子,你不知道恬恬那天帶著傷回來,昏睡了三天,好不容易醒了,又跟丟了魂一樣只睜著眼睛,一點反應都沒有,大夫也說不上是為什么,只說會好的會好的,真真是要了我的命了。”
王嫂子也是有子女的人,看著白氏漸紅的眼眶,拉起白氏的手感同身受的說:“妹子別哭,只要孩子好了就行,說什么怠慢不怠慢,咱們兩家的交情不興說這個?!?
白氏還想再說,王嫂子趕忙道:“你不是還要去買菜,快去吧,再晚想買好肉就沒了,嫂子改天再你好好聊?!?
白氏也不再客氣,心想一會兒做好了往王嫂子家送些菜,兩個人就分別了。
白氏到了市集,趕早集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人并不是太多,東城區的市集是遙城主要的農貿市場,一般早上的蔬菜瓜果都比較新鮮,價格也能便宜一兩分。
一路上跟相熟的人都笑著打了招呼,有眼尖的婦人見她喜笑顏開的模樣,少不得問兩句:“遇到什么好事了啊?”白氏都禮貌的回復說自家姑娘大好了,大家紛紛向她道賀,白氏笑著受了。
白氏有個閨中密友娟子嫁給了長寧鎮的菜農陳金旺,后來攢下些錢,在城里租了個長期的攤位,由娟子的丈夫到各個村收了菜往外賣,雖然辛苦些,但總算是在城里固定了下來。
于是白氏不再磨蹭,直奔著娟子的攤位而去。
走到跟前,見娟子正在整理菜葉,大聲喊她:“給我拿些角瓜和洋芋,還有青菜沒有,也來點。”
聽到聲音娟子回過身,嗔道:“你個瘋瘋張張的,也不好好叫人,被你嚇死了。”
說著要追出來打她,白氏不給她機會,一把上前摻住她的胳膊,“你先別惱,我知道錯了,只是我沒有時間跟你鬧了,昨兒個恬恬好了,今天我爹娘要來,我得趕快回去燒飯,你饒了我。”
娟子一聽比白氏還要激動,聲音一下子拔高了八度:“真的呀,恬恬真好了?”
白氏捂了捂耳朵,點了一下娟子的腦袋回道:“是是是,真好了,還說我瘋瘋張張,你可沒比我好到哪兒去,簡直就是炮仗,一點就著。”
娟子也不惱,自顧自的說:“不枉我在寒香寺添的那把香油錢,你等著我給你拿些好菜。”
不等白氏回答娟子扭著身子去撿菜了,不一會兒拿了一籮筐菜出來,“給你,拿著,今兒我心情好,不算你錢,得閑了我去看恬恬。”
娟子話是這么說的,白氏卻不可能真的不給錢,當下掏出幾十文錢,放在攤子上就跑了。娟子哎了兩聲追出來,連白氏人影都看不見了。
接著白氏去買了兩斤五花肉,選了兩根棒骨,又去糧食店秤了五斤粳米,跟老板打了聲招呼,說好了晚些時候宋春生過來取,就高高興興回家了。
宋薇寒等了大概半個鐘頭,白氏進了家門,笑的十分開心,見此,宋薇寒不知她遇到了什么好事,問她:“娘,出門撿到銀子了,這么開心?”
白氏嗔怪的瞪她一眼,“你個財迷,娘是看你的病越發好了,樂呵樂呵還不行了?”麻利的進伙房把菜和肉放下,準備燒水做飯,打開鍋蓋看見四個大包子還放在鍋里熱著,想到丈夫心頭一暖。
“恬恬,還有包子吃不吃?”白氏這會兒也不大餓,離做好中午飯還有一會兒,要是閨女餓了讓她墊墊。
坐在院子里曬太陽的宋薇寒愣了愣,這才過去一個時辰,她又沒怎么活動,在她娘眼里她這么能吃的嗎?旋即無奈的回道:“娘,我不餓,那是爹專門留給你的?!?
“娘也不餓,等會兒午飯做好了再吃?!?
“那就留著給外祖父外祖母還有舅媽和鐵蛋哥吃吧。”
宋薇寒覺得這樣分配再合理布不過了,可是白氏卻著實吃了一驚,以前自己閨女只有要別人的,別人休想從她那里占到一點便宜,如今卻能自然的說出這樣的話,覺得女兒自從這次醒后突然懂事了不少,欣慰不已。
而且從早上女兒就一直惦記著自己的家人,心里更覺感動,“行,包子留著給你鐵蛋哥,娘下晌給你做洋芋餅。”
宋薇寒一聽頓時激動起來,在前世,土豆餅可是西北的特色小吃,因為西北氣候干旱,土地貧瘠,適合種植小麥,棉花,土豆等旱地農作物,小麥只能磨成面粉食用,而土豆可蒸,可煮,可煎,可炸,每種做法都很好吃。
土豆餅雖然沒有牛羊肉和牛肉拉面那么出名,但是不管在哪里的小吃街都有賣的,與其他省份的土豆餅不同,并不需要將土豆蒸熟打散,而是切成細絲,團成餅狀后過油炸,炸好后的土豆餅滿口酥脆,撒上辣椒粉和孜然粉后風味更濃。
宋薇寒更喜歡的是家常版的土豆餅,也叫香煎土豆絲,同樣是土豆切細絲,依靠土豆淀粉的黏性在鍋里攤成餅狀,為了不使外層烤糊,要放多一點油,小火慢煎成表皮焦脆、內里綿軟的土豆餅,只放一點鹽就很好吃,愛吃辣的同樣可以加點辣椒粉、孜然之類的調味料。
只是不知,在這個時空、這個時代有沒有那么多的香辛料呢?看來必須要去市集走一趟才行。
不過現在還不是能出門的時間,只能把身體養好了再去求宋父和白氏帶自己出門。
白氏在伙房等了一會兒沒聽見女兒的回復,正準備做飯的她先停下來伸出頭往院子里看了一眼,見女兒兩手托腮靠在膝上,想事情想的出神,就放心的去準備午飯了。
她先是把棒骨截成兩段,加蔥姜將棒骨焯水,再起一鍋水,放入焯好的棒骨,小蔥打結和姜片一起丟入水中,待煮沸后換砂鍋小火慢煮一個時辰。
接著開始處理五花肉,白氏打算做一道紅燒肉,剩下一點肉和土豆角瓜切成丁,炒制成臊子。
做臊子面,面條是關鍵,一碗好吃的臊子面講究的是面條細長彈牙,臊子鮮香味美,配上醋的酸和辣椒的香辣味,一碗下去既滿足了味蕾又抗餓。
和面是一項考驗力氣的活計,面粉和水的比例也很關鍵,根據不同面條的做法,對面的軟硬程度有也不同要求。先舀足夠的面放到面板上,將涼水分多次加入面中,不停的攪動,讓面從絮狀變成團狀后,用兩手手腕的力量將面團揉到表面光滑,揉好的面要蓋上布在盆里醒一會兒,增加面的韌性。
白氏將面盆放在灶臺上,又洗好蔬菜,嘗了一口棒骨燙,加了些鹽進去,正準備切菜,聽到院子里的聲響,連忙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