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抬頭看向橫梁,橫梁上密密麻麻地畫著奇特的張家文字,這些文字似乎體系各不相同,每一行都來自不同的地方。
這些不同的奇怪文字,應該都來自于那些已經(jīng)斷裂的中國文明碎片。
如果我猜測的沒錯,在這里,越是離頂樓近的,越是接近于現(xiàn)代。
中國文明的一些秘密,應該是被埋在張家樓樓底那巨大的最底層中,已經(jīng)完全被流沙所掩埋了。
于是我繼續(xù)尋找,終于在樓的西邊找到了可以攀爬的機關,上去之后,卻出乎意料。
這一層之中,再也沒有鐵人俑,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巨大的烏龜。
烏龜?shù)牟弊雍退闹挤浅iL,人面龜身,前肢的末端是人的手,后肢是烏龜?shù)哪_,臉是一張女性的臉,陰毒兇狠,似笑非笑,好像是XZ某些可怕的唐卡人像。
在烏龜?shù)谋成嫌幸粋€凹陷,里面有一個黑球,上面雕滿了人臉,似乎可以取下來。
這是氏人國人像,神農氏的后裔,《太平御覽》引《風俗通》說,當時的原始人過群居生活,一夫多妻,生育混亂。
女媧為了讓生育清晰,就讓每一個群居山洞制作泥人偶,統(tǒng)計數(shù)量。
其中神農氏人國使用的泥人偶就是人面龜身,后來這種人面龜身像就成了氏人國的國徽。
我喃喃自語道:“一目國,為一只眼,眼立面上端,盛姓,伏羲之孫;三首國,斯類,為三個頭,后為軒轅臣;氏人國,為人面龜身,神農氏后裔;句芒,為人面島身,伏羲之孫。”
我又繼續(xù)看向四周,這第三層的古樓里什么都沒有,腳印一路繞著古樓的四面延伸,腳印的主人一定也和我一樣,認為往上的口子一定是在古樓邊緣和柱子附近。
我有些懷疑,看著地上的腳印,我就發(fā)現(xiàn)這些腳印呈現(xiàn)一種很奇怪的“步履生花”的跡象。
走一段,腳印的主人都會停下來,在一個很小的地方轉圈子。
這一層樓的天花板特別高,有特別多的橫梁,在我們頭頂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棋盤一樣的結構。
在這些棋盤的格子里,在橫梁的陰影中,我就看到掛著無數(shù)的東西。
在整個天花板的陰影下,掛了足有幾萬個小盒子,盒子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上面有花紋,一眼望去,極其壯觀。
我愣了愣,想起了什么就低下頭。
找到了下一段樓梯,爬了上去。
再往上這一層,我一下就看到了很多的木頭圍欄——這一層終于變得正常起來。
和很多塔樓一樣,里面有很多隔間和走廊。
我從樓梯口往前,發(fā)現(xiàn)所有的隔間都關著門,窗戶上糊著黑色的紙,完全看不到里面。
我無視上面的強堿,推開門進去,墻壁上掛滿了寫滿文字的木牌,我看著都是小楷的漢字,似乎是墓志銘一類的。
我估算了一下:這一層樓最起碼有兩千平方米,這一間是兩到三平方米,那就是說,有一千個左右這樣的房間。
這里大概有一千具棺材,一千個死人。
我觀察著棺材四周墻壁木牌上的文字,木牌腐朽得相當厲害,從最開始幾行上的文字來看,我發(fā)現(xiàn)這是這個人的生平介紹,文字全是古文體。
我非常迅速地讀完,這上面寫的東西,雖然不是我想知道的,但是太有價值了,從中似乎可以推斷出這個張家家族的一些核心秘密。
而且,這秘密不再是由各種信息推測出來的,寫在墓志銘上的一生,基本可以確定是百分之百真實的了。
這具黑木棺材中的尸體,應該是張家第三十四代中的某一個人。
根據(jù)墓志銘上的一些信息判斷,他應該是在清朝中期出生的,名字叫做張勝晴。
關于生平我就不贅述了,核心是這個人的壽命。
從墓志銘的記載來看,這個人活了一百七十多歲,這很正常我并沒有稱奇。
這個人死于一次火并,當時應該是邊境沖突最激烈的時候,這個人死在了朝鮮一帶,被族人帶回張家古樓安葬。
這個人對于整個家族的貢獻,寫在生平之后,洋洋灑灑,除了各種奇怪的辭藻,里面提得最多的是兩點:第一點是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似乎是相當有功勞的人,所以他有先天的優(yōu)勢;第二點是“發(fā)冢無數(shù),所得眾多,以定朱家江山,獲利頗豐”。
以此二功,葬人樓墓之中。
由此可以推斷出,張家和當時的皇族是有關系的,甚至為當時的皇族做了很多事情。
這也可以解釋張家為什么每逢亂世都能安然度過,將自己的家族延續(xù)這么長時間。
這有點像很多小說中的神秘家族,常年隱居在山中,守著自己的不傳之秘,可以是武功,也可以是兵法,甚至是法術。
然后天天有人夜觀天象,發(fā)現(xiàn)天下將亂的時候,他們會派幾個人入世倒騰一番,賺取一些既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