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年四月廿八多云
今天的天氣其實更適合出去。不像前幾天那樣曬。但是今天我們誰都沒有心情出去。因為昨天帶回來的謎團實在太多了,我們需要交流、需要討論。首先,總結一下總昨天抄錄的文字記載來看,神輝八年到神輝11年之間的記載是沒有斷過的。而神輝11年之后有大面積的史料空白。直到神輝20年和神輝21年才發現新的記載,證明神輝這個年號和這一個早期國家繼續存在的軌跡。第一個巨大的謎團,神輝11年至神輝20年,近十年間發生了什么?這個古老的國家有有著怎樣經歷?這一切我們不得而知。要知道這一切,我們只有去尋找新的記載和新的史料。現有的史料我們無法知道。所以我們只能暫時不提起這一個謎團。第二個謎團。神秘的古代歷法。就如同昨天我在抄錄時發現的那,這個國家采用的一種古老的歷法。這種歷法將一年分成12個月。每個月30天。在在每一年的開始的前兩天稱作“敬神日”和“謝神日”再將五月結束后,六月開始前的那一天稱作“安神日”,最后再將這一年最后的兩天稱作“迎神日”和“供神日”。這樣一年就有了365天。而對于閏平年的區別,神輝八年和神輝20年的記載。體現了閏年與平年的不同。在這兩年的記載中,五月結束后,六月開始前除了“安神日”還出現了“寧神日”。這樣一來,在這兩個是閏年的年份里,就有了366天。這樣一種古代的歷法就展現在我面前,他們靠12個月,每個月30天這樣360天的月份就列出來了,然后再將五天或者六天,見縫插針似的插進這一年的當中。這樣就形成了365天的平年和366天的閏年。這個謎團似乎解開了,但是這個謎團后面體現的是那個時代的歷法,天文的理解他們是如何做到的?那個時代對于天文歷法的研究究竟到了什么樣的地步?雖然在月份的排列上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是平年365天和閏年366天,與現在完全一致。要知道,我在學堂學到的是初代和邊王(謚號為高也稱和邊高王)時期才第一次明確了回歸年的概念。而這種古代歷法,居然高度貼合現代回歸年的概念。這對于我們來說無疑又是一個不解之謎。謎團三,“據說”成為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大事記。我發現的在神輝十年的記載中多次出現“據說”的字樣。而之后的記載又用新的據說來否認前面記載中的據說。這種據說來消息來源未知,準確度也是極低,然而就是這種來源未知,準確度極低的據說,竟然堂而皇之的被寫進了了這個國家大事記的里面。通過交流我們發現在神輝八年的記載中使用的是“據報”,而不是“據說”。第一次出現“據說”這樣的字眼是在神輝9年3月份的記載中。因此,神輝9年2月間到三月間,這之間發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這個嚴肅國家大事記由精準的來源,可追溯的“據報”變成了“據說”這樣一個未知來源準確情況也極為不確定的小道消息匯總。這是一個最有可能解開的謎團,因為這個謎團的答案就在神輝9年2月的記錄里。
“神輝九年二月,項部將軍筑城神臨為王賀壽。”
神輝九年的二月,執掌這個國家實際政權的權臣將軍項部修建了一座名為神臨的城池。名義上是給王來賀壽。實際上很有可能他自己住了進去,這座城池成為新的政治中心。而那個名義的王被留在了石墻發現的地方。這個而今被我們稱作“神臨之地”的地方。這個國家發生的一切事情。他都沒有向這個國家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他們的王進行匯報。所以在王主持編寫的國家大事記里只能使用據說來的各種小道消息。當然這只是我們的推測。但我們認為這也許就是最接近真相的推測了。接下來的謎團。更加無從琢磨。神輝20年的記載中,將軍項部失蹤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權臣他有著一個全新的官職~塚宰!他的名字叫~包玉川!所以又一個謎團就這樣誕生了。新的權臣是怎樣接過權利的?原來的權臣又是怎樣失去權利的。失去權利的原來的將軍項部,又有著怎樣的結局?而這個結局我們不知道,但新權臣的結局我們卻找到了答案。在神輝21年的記載中,包玉川的生命停留21年的四月。
“神輝21年4月,侍衛屬馬明來報,包玉川假稱王命以被其斬殺。王欣喜莫名。”
新的權臣被斬殺。而后從神輝21年5月開始,那個“據說”的字眼再也沒有出現過。但是神輝21年的記載。卻停留在了六月份。神21年7月份沒有任何記載。再往后只剩下半面墻的空白了。神輝21年6月份的記載,成為了石墻記最后的絕唱。
“神輝21年六月,宰使馬明請命,王移駕神臨城。王許之。”
神臨城。神輝9年2月,當時這個古老國家的權臣項部建造的城池。直到神輝21年。這個國家的王才終于來到這里。
我們的討論一直在繼續。資料的缺乏是妨礙我們討論深入的一個重要原因。最后發現的這條記載給我們指明了一個方向。神臨城。我們下一站的地方。我們期待在那里發現更多的記載來佐證我們的發現,來彌補我們現有史料的空白。神臨城,等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