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年六月十三陰
散落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老部族,如同繁星點點。每一個都有著一段獨特的經歷和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燦爛的文明。對于這些文獻的來源應該是在早期和邊王國擴張時期收集而來的。萬興不是我一個人在做整理它們的工作,不然可真要累死我啦。今天整理文獻時發現了一個,與之前介紹的河族、泉族乃至井族,完全迥異的一個嶄新的部族~鷹族。這也是迄今為止文獻整理中第一次出現用某種動物的名字為自己的遠古部族命名的遠古部族。正如同之前說的一樣,一個部族的形成是由眾多的人聚集而成的。而支撐眾多人聚集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水源。河族、泉族和井族三個遠古部族,正是由于取用水源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明發展史。那么一個與之文明迥異的遠古部族,自然有著與之迥異的取用水源。高高的山峰直插云霄。山峰的高度除了造成山峰難以攀爬之外,還造成了山頂有著厚厚的積雪。每當夏季來臨,底層的積雪就開始融化,從山峰流淌下來形成一條條小溪。在這些小溪旁就聚集了前來取用水源的人。而當冬季積雪停止融化,小溪干竭,這些人們便會離開這里,繼續尋找下一個水源之地。而當夏季重新來臨的時候,他們又會回來。山頂積雪冬夏兩季熔化量的變化,造成小溪水流大小的變化,還有流向的變化,這些造成了這個遠古部族一直在移動。出于移動中的鷹族。沒有辦法,更沒有時間經營一塊土地。他們把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鎖定在了捕獲的動物身上。他們成功地馴化了這些動物,開始飼養它們,以圖它們繁衍生息,為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食物。有限的飼養物是不能無限供給的,他們日常的主食是這些動物中的母獸的乳汁制成的各類乳制品。遷移途中遇到的各種可以食用的野草,成為他們難得的植物食品。這是一個遠古的游牧部族。逐水草而居,人員駐地飄忽不定。這也就造成了這個部族,留下的文獻資料十分之少。對于這個部族活動的軌跡,我們還得通過大量記在其它部族的文獻里進行佐證。甚至只能通過其它部族的文獻才能知道。水源的變化除了造成他們不斷的遷徙之外,還造成了他們生產不確定。正是由于這種嚴重的不確定,他們無法得知今年會有多少牲畜會能提供多少食物,能養育多少人員,因此使得這個部族歷經磨難。而當災難來臨,使他們為了生存下去,只有一條路~劫掠。他們開始拿起各種石頭木棍骨器呀,總之他們能拿出各種隨手可得的天然材料造成的各種原始兵器,對著其它部族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劫掠。從文獻記載來看,他們沒有學會制作陶器,更不會制作青銅器,連玉器都是靠劫掠而來的,幾件也不太重視。他們很崇尚木器,因為制作木器的原料十分是廣泛,他們把木頭制成原始的兵器,再用骨器作為輔助。而石器相對更少,畢竟石器的打磨很費功夫。他們四處劫掠,當然不全是成功的,有的時候成功了,有的時候失敗了,成功了,自然能獲得生存的各類物資。而失敗了,似乎也不全是壞事,畢竟死去大量的人員,他們可以把有限的物資節約起來啦。這是一種殘酷的生存方式。他們把自己稱作鷹族,即是希望自己如蒼鷹一般飛翔于天際,脫離這片蒼茫的苦海,也是希望自己能如鷹一般長出鋒利的爪牙。對于這個原始部族,最后的記載是在一個叫做銘族的文獻里出現的。銘族人擊退了鷹族人的進攻,粉碎了鷹族對銘族的劫掠行動,而在鷹族撤離在之后就找不到任何關于鷹族的記載啦。或許鷹族撤離之后整個部族被這殘酷的自然條件埋葬。當然也有可能被其它新興的游牧部族吞并。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在那個遠古的時期,不同文明之間的除了友好的交流也有著各種對抗。為了生存,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劫掠他人,保護自己不被他人劫掠。矛與盾的較量已經展開。遠古知識的文明相撞,戰爭開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埋葬著一個又一個戰爭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