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村里有了第一臺長虹電視機。那是我二爺爺家,他家當時在村上算是個萬元戶,二爺爺在國家礦場上班,俗稱挖煤,一個月也能夠掙幾十塊錢。那個年代,有一臺電視機,真的很了不起的。八零后稱之為雪花牌電視機。可以看電視,也可以拿來安裝魂斗羅鍵盤,打游戲,要想放出圖像,放出臺來,必須拿著天線到處找到合適的方位。
每每到了秋天,是農忙時節,全世界都鋪上了一層土黃色,人們辛勤勞作一年,就等到今天的收獲,每家每戶都收到了金燦燦的玉米棒子。雖然付出了勞動,付出了汗水,但是他們臉上布滿了喜悅之色,糧食滿蒼的喜悅。
到了晚上閑下來,人們就到我二爺爺家去看電視,八零版的西游記。
由于家里板凳不夠,自己得端著小板凳去坐,有的家沒有板凳,就坐到地上看。人數太多,每晚都需要把電視機端到院子中去。看電視的人有四五十人。猶如看電影。
那個時候,真心的貧苦。就拿我家來說,像樣的板凳都沒有一張。在我記憶里,只有一張長木凳子,那是招待客人時,給客人做的。其他能夠稱的上板凳的就屬于那個用樹鋸下來的圓木,大概五個左右,吃飯的時候,除了客人坐,家里的長輩坐圓木,小輩的就站著。
我爺爺是個當兵的,他是炊事班的,專門養豬,我聽爺爺說,他那個時候一個月工資是五塊錢。他一分不少拿回來給家里補貼生活費。
爺爺常常訓導我們的一句話是:“要勤儉節約,因為勤儉節約是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要丟掉了仙人的這個優良傳統。”爺爺時常給我們提起的是,他們是從鬼門關走過來的。過夠了有上頓沒有下頓的生活。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知足常樂嘛,找的錢不要拿去亂遭。
我的頭點的像小雞琢米一樣,猛烈的點著。似懂非懂的,聽得也云里霧里的!
爺爺給我說,要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習**好榜樣。學習***,他們是超級大英雄。
每每爺爺給我講起他在部隊里的那些事情,他都會抬頭看著天空思索片刻,也不知道他是被天上的云朵給吸引住了,還是想念他的戰友,還是在部隊里的那些有趣的難忘的事情?我無從得知?
于是他又不緊不慢的唱起了那首我耳熟能詳的【軍中綠花】:
“寒風飄飄落葉,軍隊是一朵綠花,親愛的戰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媽媽,聲聲我日夜呼喚,多少句心里話……”每次我都會跟著爺爺唱了起來,那不是我刻意的,而是成為了我兒時的一種習慣,我不經意間就跟著附和著。唱得入神,唱的是那么理所當然。
這是多么歉意的時刻,看著天邊的晚霞,唱著熟悉的歌曲。
正所謂是,初聽此曲不知曲中意,再聽此曲,已是曲中人。
雖然我不是這曲中的人,這曲子里的故事也沒有發生在我身上,可是,我每每想起這首曲子,就會想著爺爺那張慈祥的臉,那唱革命歌曲的認真的模樣!
這就讓我想起爺爺曾經在世時給我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就是一個故事,在這大千世界,就有不同的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我們天生就是自己的主角。
我們的臉別人復制不了,但故事也許會重復上演,所以,在有生之年,做好自己的事情,為啥我們的臉別人復制不了,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僅有的,稀有版,這是我們的榮耀。
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有了小時候的夢想,每個人小時候夢想都不盡相同,有的想當一名教師,有的想當航天員,有的想當一個商界的大佬……
只不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干的。
我還記得我在小學的時候,我有一個家族里的大叔曾經說過,他長大了要當一個人民教師,他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是一個單親家庭,只有媽媽帶著他,還有一個比他小三歲的妹妹。他讀書是靠自己打暑寒工掙錢做學費,挺懂事,很奮斗的一個人。可是,故事里的悲劇就發生在他的身上。
那個時候我們省分不發達,工業和其他娛樂都沒有。要想找些輕松的活是沒有的。只能選擇挖煤。
記得那是一個暑假期間。他和村子里的人去挖煤,為了掙得下一學期的書學費,他就被隕落在了礦井里。那天烏云密布,大雨滂沱。那個時候的人們還很樸素,沒有現在的彎彎繞繞,都愛串門,一下子這個噩耗傳遍了整個村子,那天整個家族的人都發動了人,前去醫院看望,可是他已經懷著一顆青春的種子,快要發芽的種子,就那樣的夭折。
想到那個時候的點點滴滴,他的那股子拼勁,那張帥氣清秀的臉,我不禁欲言又止,我為他感到惋惜,被他的精神所折服,他雖然人不在了,可是他的那種毅力,堅韌不拔的精神,還殘留在人間,殘留在無盡時光中,銘刻在我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