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0章 幽州穩固 黃巾爆發

  • 我的三國霸道人生
  • 我是一只青蟲
  • 1590字
  • 2020-05-23 14:14:57

184年春。

大漢近兩年,天災人禍接連不斷,百姓生活愈加困苦。

先是旱災水災接踵而至,耕種顆粒無收,以致食不果腹,病疾纏身,死傷無數。

爾后山賊馬匪嘯聚山林,四處橫行,時刻要人性命。

至此整個大漢愈加混亂,大部分地域都不太平。

在此環境之下,黃巾教徒急劇膨脹,活動越發猖獗。

而幽州在董卓治理之下,蒸蒸日上,成為一處真正的世外桃源。

所有涌入幽州百姓,分田發地,算是官租。

第一年免稅,次年也只十課稅一,但剩余糧食買賣,只能賣于官衙。

同時分發種子工具,三年之后以糧抵還。

董卓當然也可以一步到位,給予百姓更多的實惠。

但特殊時期,如此一來不利于日后發展。

得之不易才更能守護珍惜。

此時百姓數量相對后世來說依然是稀少無比,董卓也制定了一系列刺激人口的政策。

多生多育者不但有各種獎賞補貼,還解決生活讀書問題。

雖然如此會加大幽州支出,但百姓積極性直接被調動,人口增長不可思議。

董卓一系措施執行下來,不僅幽州繁榮昌盛,在百姓心中也是眾望所歸。

整個幽州逐漸被董卓治理得如同鐵桶江山一般。

之前董卓通過種種手段,早已將整個幽州的不安定因素一掃而空。

雖然在幽州,還僅是刺史而非州牧,但整個幽州已經是董卓的一言堂。

近年來不斷有百姓前往幽州,此時整個幽州早已突破千萬人口。

整個大漢不過4000多萬人口,幽州就占1/4,不得不說是董卓創造的一個奇跡。

幽州雖偏遠苦寒,但也好過天災人禍,朝不保夕的日子。

而黃巾活動愈加頻繁,即便幽州如此太平之地,也不時有黃巾身影。

只是賈詡和王越的聯合掌控之下,黃巾信徒還未露頭便已被消滅。

這些黃巾大部分都是,當初天災人禍之時被蠱惑入教,之后便即刻涌入幽州。

這里百姓安居樂業,天災也得到有效遏制,人禍更是沒有,基本沒有黃巾生存的土壤。

迷途知返的得以安定生存,執迷不悟的自然被送到該去之處。

之前一些黃巾教徒,打的好算盤,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

整個幽州的經濟,更加的繁榮,漁陽和馬市已經成為北方唯2的兩個大型交易中心。

盡管異族和幽州相互對峙,卻沒有影響通商貿易,如此詭異情形,百年難遇。

但也由此激發了更多行商之人的熱情,往來更加頻繁。

各郡守軍也練兵有成,初見成效。

董卓的到來并未給這個世界的歷史帶來太多的改變。

黃巾教眾還是爆發了起義,改變的也只是提前了半個月而已。

這次還是叛徒告密,但原因卻是幽州交給靈帝的一批酒竟然被劫持。

靈帝雖然已無糧可于董卓交易,但幽州還是不時供應一少部分于朝廷。

美酒數量稀少,靈帝又酗酒成性,往往都是自派禁軍來催取。

而劫持之人是黃巾渠帥于毒糜下一小頭領。

此人目不識丁,竟然不認得朝廷禁軍,又酒癮發作,直接劫了朝廷貢酒。

由此可見,隨著黃巾壯大,信徒逐漸變的不受掌控。

唐周早有反叛之心,此次正好給了其一個機會。

結果馬元義提前被誆到洛陽,當場被車裂。

官兵大力逮殺信奉太平道信徒,株連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張角。

由于事出突然,張角等人不得不提前起義。

董卓和幾個心腹突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這些大漢頂尖之人本就洞察入微,又有董卓這個后世之人,自然有所預料。

黃巾爆發之后,天下正式大亂。

各地黃巾紛紛揭竿而起,猶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

只有幽州一片太平,凡派來幽州聯絡之人,直接消失,至此幽州成為黃巾禁地。

幽州雄居北疆,猶如猛虎臥盤,蓄勢待發。

張角等人忙于攻略洛陽,自然不想招惹董卓這樣的猛人,并嚴禁黃巾各部襲擾幽州。

董卓和眾文武坐觀天下,靜待朝廷反應。

以幽州目前實力,聯合黃巾破滅漢廷,然后覆滅黃巾,應該更為直接簡單。

但董卓不屑以百姓利益換取成果。

黃巾初發之時,打了天下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不少地主豪強官吏都遭破滅洗劫,也算是找對了對象。

但這些世家豪強反應過來之后,黃巾屢屢受挫,最后竟將矛頭指向普通百姓,這是董卓不能接受的。

后期無數普通百姓遭受洗劫挾裹,為禍之大不下于三國混戰造成的損失。

前期董卓可以坐視不理,但之后還是要剿滅的。

董卓的目標可不僅僅是大漢,這些百姓就是最寶貴的資源,自然容不得輕易受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游| 建始县| 神农架林区| 乐昌市| 南充市| 福泉市| 涟源市| 崇左市| 资中县| 平南县| 修水县| 连江县| 桐庐县| 屯留县| 阳曲县| 通海县| 阳新县| 莱西市| 元朗区| 遂溪县| 东港市| 康平县| 阿克陶县| 潮州市| 抚顺市| 洛宁县| 辉南县| 江孜县| 北票市| 长乐市| 雷波县| 赞皇县| 洞头县| 京山县| 清水县| 高碑店市| 万荣县| 龙陵县| 夹江县| 甘洛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