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杰》
- 你說一個字我寫一個詭故事
- 背著蛋殼
- 1620字
- 2020-03-10 22:37:31
一夢驚醒。
李清照在榻上猛地坐起身,冷汗沁透了衣衫。
夜色薄涼,不見月光,只剩孤燈一盞。
夢里,她看見了亡夫趙明誠。
他仍是年輕俊美的模樣,在大相國寺初見,笑得有些靦腆。
大概,一個人的幸福都是有定數的吧。
算了算,新婚那十年在青州,和他的日子委實幸福得有些過分。
每天清晨,她總是早早起來。
或是與丈夫寫詞逗趣,或是一起去逛廟會找金石古玩。
遇上珍奇的,典當了衣服首飾也要去換,實在買不起,就借回去沒日沒夜地抄寫賞玩。
也常晚上吃了飯,煮一壺最清冽的泉水。
若難得有貢品小鳳團,細細研開,茶韻滿室生艷。
盞面打出了細膩的圖樣,或是山水,或是花鳥。
斗完了誰的圖樣新鮮又久久不散,兩人都想爭著喝第一口。
于是,她便提議賭書。
哪一句話,出自哪一本的哪一頁哪一行。
她篤定贏。
但是他,愿意輸。
趙明誠在那幾年里,看她的眼神都不像是一個丈夫,更像是是虔誠的信徒。
走到哪里都帶著她去,逢人就提她的才氣,變著樣地送花送水粉胭脂討她歡心。
但是十年過后,又一個十年。
似乎趙明誠變了,但是又似乎是這個世界變了。
總還是敵不過歲月的殘酷和世俗的目光。
他從一個寵妻的狂魔,變成了一個尋常的丈夫。
也納妾,也撒謊,也為了做官而放棄了風花雪月詩情畫意,更為了保命,丟了滿城的百姓自己逃亡。
她忍了又忍,心里還是止不住地失望。
但是,連徽宗皇帝都沒能守住的疆土,她也不知道該不該怪自己那一介書生的夫君。
不知幸或不幸,他還是先一步過世了。
留下這滿目瘡痍的余生,給她一人。
念及此處,李清照不禁身體有些顫抖。
有風不知從哪里鉆入,她瑟縮地蜷起雙膝,雙臂環抱自己。
床帳外似乎有一個影子在動,摻雜了燭火搖曳,看不真切。
“夫人……”
有個聲音從風里徐徐飄進來。
聽著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
“夫人,是我,明誠。”
“你……你……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是趙明誠?他不是都死了很久了嗎!
李清照伸手想去撩開床幔,但那聲音瞬間退遠了。
“不,不,別看我!我不想讓你看見我現在的樣子……”
手僵在半空,指尖顫抖得厲害。
那聲音嘆息了一聲,才繼續又飄近。
“我知道,你心里怨我,甚至是,看不起我……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而我,在生之時當不了英雄豪杰,死了之后也不過一縷濁魂,毫無風骨……”
似是有些哽咽,但是真真切切是趙明誠的聲音。
“只是,今天是你的生辰,我貿然前來,只是想送你一件禮物。”
生辰?
曾幾何時,她已經忘記了這個日子,橫豎也無人同她慶祝。
而他都死了這么多年了,卻還記得……
但事到如今,這份記掛竟然也掀不起她心中半絲漣漪。
終歸只剩下唏噓。
“其實,我當時棄城而逃,并不是怕死。”
哽咽了許久,聲音漸漸平靜下來。
“我只是一心想保我們這么多年來的收藏……那些是我們挨了多少苦,費了多少心血才收集起來的金石玉器,名家字畫,我向來視之比我的命都重要!我以為,你懂……”
那聲音幽幽嘆息,李清照也嘆,曾經,他們立下了“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那些收藏,又何止是他的命,也是她的命,可是,她總覺得,那些死物,又怎和全城百姓的性命相提并論?
“或許,這些都是我的執念吧……我舍棄不下,又無法保護,便只能背負這天下的罵名!對這些東西是,對你,也亦然……”
床幔外,影子佝僂著身形,隨風若隱若現,似是在茶桌上放下了一件東西。
“夫人,我走了……東西放在這里,希望你……希望你下一世,終能尋得一位蓋世豪杰,作如意郎君。”
風與影都漸漸消失了,只剩下燭火茍延殘喘。
李清照下了塌,顫巍巍地走出床幔。
茶桌上有一個畫匣。
打開,里面是一半舊的卷軸。
展開卷軸,就著昏暗燭光,李清照凝神看去——
竟然是南唐畫家徐熙的《牡丹圖》!
當年在青州,這一幅畫作售錢20萬文,她和趙明誠留在家中玩賞了兩夜,愛不釋手,但最后也只能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
“到底還是把這畫收到了……”
李清照分明嘴角是笑的,但眼角的淚卻不住地往下掉。
她確實是寫過: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但到底是項羽負了虞姬,也負了江東。
玉石俱焚固然是英雄氣概,但到底,是不是只有玉石俱焚這一條路,才叫英雄豪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