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七夕

杭堇浦著《訂訛類編》卷五天文訛中,有七夕牛女相會不足信一條,引《學(xué)林新編》所論,歷舉《淮南子》《荊楚歲時記》周處《風(fēng)土記》各說,皆怪誕不足信,子美詩曰,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亦不取世俗說也。杭氏加案云:“案《齊諧記》亦載渡河事,《藝苑雌黃》辨其無此事亦引杜詩正之。杜公瞻注晉傅玄《擬天問》,亦謂此出流俗小說,尋之經(jīng)史,未有典據(jù)。又《歲時記》引緯書云,牽牛娶織女,取天帝二萬錢下禮,久不還,被驅(qū)在營室,此說更屬無稽。”查陳元靚《歲時廣記》,七夕一項至占三卷,《學(xué)林》《藝苑雌黃》《擬天問》注各條均在,略閱所征引雜書,似七夕之祭以唐宋時為最盛,以后則行事漸微而以傳說為主矣。吾鄉(xiāng)無七夕之稱,只云七月七,是日婦女取木槿葉揉汁洗發(fā),兒童汲井水置露天,次日投針水面,映日視其影以為占卜,曰丟巧針。市上賣巧果為尋常茶食之一,《越諺》卷中云:“七夕油炠粉果,樣巧味脆,即乞巧遺意。”此種傳說,如以理智批判,多有說誑分子,學(xué)者憑唯理主義加以辨正,古今中外常有之,唯若以詩論,則亦自有其佳趣。譚仲修《復(fù)堂日記補錄》,同治二年七月下云:“初七日晚內(nèi)子陳瓜果以祀天孫,千古有此一種傳聞舊說,亦復(fù)佳耳。”此意甚好,其實不信牛女相會實有其事,原與堇浦諸公一樣,但他不過于認真,即是能把詩與真分別得清,故知七夕傳說之趣味,若或牽涉現(xiàn)實而又不能禍世,即同一類型的故事如河伯娶婦,譚君亦必不能忍耐矣。

(《藥堂語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神木县| 睢宁县| 宜川县| 抚宁县| 襄汾县| 赤水市| 温泉县| 苍山县| 顺平县| 洪洞县| 赤城县| 天柱县| 定远县| 澄迈县| 崇信县| 泸水县| 奎屯市| 南江县| 乌鲁木齐市| 陆良县| 行唐县| 弋阳县| 嵩明县| 房产| 哈巴河县| 新野县| 康乐县| 建宁县| 城口县| 利川市| 甘南县| 乌兰县| 瑞金市| 潢川县| 梅河口市| 工布江达县| 二连浩特市| 修文县| 天峻县| 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