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鍛坊題題題·姜德明卷
- 姜德明 蕭躍華
- 906字
- 2021-05-14 18:01:10
《姜德明書話》
先生既不承認自己是收藏家,也不承認自己是當今書話界的領軍人物,可收藏界、出版界、書話界大多都這么認為。楊良志先生策劃這套叢書,就非得請他扛旗不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就叫作名至實歸吧。
本書分“魯迅之什”“書邊雜話”“雜志拾遺”“譯林枝葉”“燕城零札”“書苑風景”六輯,收文一百一十六題,從已出版的多種著作中選編,作者“順便對某些文章作了刪節(jié),個別的已經(jīng)近于改寫,目的想盡量剔去枝蔓,不致累贅”。另有若干近作則是第一次收入書中。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胡喬木同志指示副刊可以請凌霄、一士兩位作者執(zhí)筆,也可以找袁昌英女士寫稿。先生對后者一頭霧水,“形勢所迫,逼得我非去圖書館補課不可”。他中午不睡覺,晚上待到閉館,利用兩年多的業(yè)余休息時間,有計劃地借閱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出版的散文集和雜文集,查閱了重慶《新華日報》、延安《解放日報》、香港《華商報》、天津《大公報》、上海《文匯報》和《立報》《亦報》等有影響的報紙副刊的編排方法,熟悉某些作家編輯副刊的特點和風格,吸取各家之長,結(jié)合黨報傳統(tǒng),以及國統(tǒng)區(qū)的進步副刊來辦好黨報副刊。
先生“強筋壯骨”后,貿(mào)然闖入剛剛舉家北遷的唐弢先生新居請他寫書話。之后又聯(lián)系阿英先生寫近代文學叢談,請陳原先生寫中外讀書小品,趙家璧先生寫編輯憶舊,錢君匋先生寫書籍裝幀瑣談,丁景唐、瞿光熙、胡從經(jīng)等先生寫有關新文學的書話。這些文壇前輩發(fā)現(xiàn)“小姜同志”無所不知,“都表現(xiàn)出一種意外的高興,欣欣然樂于為我們寫稿”。《人民日報》副刊散文、書話風生水起之時,先生也在出生之地的《天津晚報》副刊開設《書葉小集》專欄,追隨前輩足跡開始寫書話。
北京出版社分兩次推出十六家書話,大壯讀書人士氣,先生功莫大焉。但徐明祥先生認為名為書話而實無書影是書的美中不足,徐雁先生亦感嘆:“頗有經(jīng)典意義的‘現(xiàn)代書話叢書’十六卷未曾及此,憾然!”
其實,先生何嘗不想插入書影啊!

[姜題]
藏書中我偏愛小開本,可惜如今出版家只問洋洋巨冊,久矣不彈此調(diào)了。
躍華同志
姜德明二○一四、九
文匯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責任編輯安迪,封面設計周夏萍,
字數(shù)62832萬,
印數(shù)6000冊,128頁,定價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