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鍛坊題題題·姜德明卷
- 姜德明 蕭躍華
- 871字
- 2021-05-14 18:01:07
《書味集》
“讀書文叢”第一輯作者由董鼎山、朱虹、李子云、丁聰、黃裳、姜德明、張隆溪、趙鑫珊先生組成。先生此冊集文六十篇,是他寫的第四本關于現代文學的讀書隨筆。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買書、讀書、寫書,是先生不可或缺的業余愛好,他的這個業余愛好從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可謂入道早矣。解放初期,他當上了中共中央機關報的文藝編輯,志趣所關,于公于私,兩相無害。于是,他利用業余時間將自己的讀書所得寫成隨筆(書話),算是對“故人”的一個“交代”。這一“交代”,一本本清新自然、穩重踏實的書話紛至沓來,成了書話界的一道亮麗風景。
書味清如水。先生面對書界知音的贊譽,謙恭地說“但愿有一天能接近這一境界”。這無異于給寫過幾篇偶遇、偏得、深喜之類的所謂書話,就自稱書評家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盡管他本人實無此意。先生深信書是有味道的,剛剛印出來的新書帶著油墨的香味,陳年舊書耐心一點撫摸也還可以在書頁之間聞到那沁人的余香。我不知道他取這個書名前看沒看過陸游的七律《晚興》:“并檐幽鳥語璁瓏,一榻蕭然四面風。客散茶甘留舌本,睡馀書味在胸中。浮云變態吾何與,腐骨成塵論自公。剩欲與君談此事,少須明月出溪東。”這“書味”平常就裝在肚子里,而先生卻用神來之筆將“書味”寫出來供讀者品嘗,此等功夫非書評高手莫能為。
先生的書話之所以獨樹一幟,事過經年還書味濃濃,其一是“選材嚴格”。他寫的書大多有唯一性、獨家性,不是隨隨便便摸起來一本就寫的,書話因此有了存在的價值,為版本、史料的挖掘,佚文的搜集提供了線索和證據。其二是“閱讀廣泛”。天文地理,諸子百家,晚清掌故,民國叢刊,開卷有益,博采眾長,識見自然不同流俗。其三是“借題發揮”。先生人緣好,了解文壇的內幕多,他不時發思古之幽情,褒獎一下前輩文人的精神風范和昔日出版界的學術操守。三者相統一,形成了姜氏書話的內在風骨。

[姜題]
我無條件研究魯迅,只想說些自以為沒有說過的瑣事而已。
姜德明二○一四、十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6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責任編輯陳朝華,封面設計樂秀鎬,
字數227萬,
印數2000冊,323頁,定價1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