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認得幾個字
  • 張大春
  • 1363字
  • 2020-04-15 17:48:13

23 不廢話

在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張宜只能抓著筆在紙上畫著大圈兒小圈兒,并且努力解釋她畫的是什么。那一回——我記得很清楚——她畫了一個形狀像“6”字的小圈兒,說這是雨傘;又畫了一個形狀像“9”字的大圈兒,說這是下雨。我說:“刮風了,你畫一陣風來看看。”她想了想,看看我,又看看她哥哥,搖了搖頭,生平第一次承認她也有不會做的事:“不會罷工。”——她想說的其實是“不會畫風”。

“不會罷工”此后就成為孩子和我之間的一句“家用成語”,意思是“想表達,卻不會表達”“好像懂得,但是說不出來”。我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常感受到父親對于“不能表達”這件事的焦慮和不屑。我記得有一回他正看著本什么書,忽然漫卷而擲之,那本書就躺在了他對面的藤椅上——是洪炎秋寫的《又來廢話》。過了幾秒鐘,他彎身把書拾起來,重新坐穩(wěn)了,翻找到先前看到的地方,再讀了讀,似乎還是覺得不甘,搖搖頭,嘆口氣,索性指給我看,一面說:“連洪炎秋都這么寫文章了,像話嗎?”三十年多以后,我已經(jīng)記不得洪炎秋那一段文字說的是什么,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父親的焦慮。

洪炎秋的社會評論專欄大白話本色當行,風格平易,經(jīng)常流露出一種謔而不虐的詼諧之氣。父親經(jīng)常說:“這種文章并不好寫,人要是個親切人,文章才親切得起來。”可是那一天父親看似生了文章的氣,火兒還起得不小,所為何來?不過就是一個口頭禪:“那個”。

彼時,無論是廣播電視抑或報章雜志,的確經(jīng)常出現(xiàn)“那個”一詞。“那個”二字所表達者,就是語本曖昧,不足公開言說,但是一旦以“那個”稱之,聽者應該就能充分會意。換言之,“那個”就是“雖然不方便啟齒,可是你一定能明白”的譴責語。例句:“你這樣想事情,實在太‘那個’了。”

不知針對什么議題,洪炎秋一句“……就實在太那個了”居然惹得父親廢書而嘆,當時我只道父親原本是個痛快人,聽不得不痛快的話;在他而言,既然發(fā)而為文,倘或語帶譴責之意,焉能不確然道出呢?這是個性強——你也可以說是脾氣大——使然,根本與洪炎秋或流行說“那個”的人們無關(guān)。

很難說父親的焦慮是不是經(jīng)由基因或濡染而交給了我。我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生活語境里那些到處流竄、不能表達意義的廢話也始終敏感,著實不耐煩。我現(xiàn)在走到哪兒都聽得到各種咒語一般的口頭禪,現(xiàn)在我們不會欲語還休地說“那個”了,我們鋪天蓋地地說“基本上”“事實上”“原則上”“理論上”“其實”“所謂的”“××的部分”……而且聽著人就想生氣。例句:“蘇院長也來到了醫(yī)院進行一個所謂訪視的動作。”有時我還真為了怕聽這種咒語而拒絕媒體。我關(guān)掉電視機的時候總會跟張容說:“好討厭聽人講廢話!”

“廢話是什么意思?”

“就是沒有意思卻假裝有意思的話——就是那個‘假裝’的成分叫人討厭。”

“為什么沒有意思卻要假裝有意思呢?連妹妹都知道‘不會罷工’就‘不會罷工’呀。”

孩子說到了核心。孩子們是不說廢話的,他們努力學習將字與詞作準確的聯(lián)結(jié),因為他們說話的時候用腦子。再給一個例句:

我問張宜:“瀑布是什么?”她想了想,說:“明明沒有下雨,卻有聲音的水。”就客觀事實或語詞定義而言,她并沒有“說對”,但是她努力構(gòu)想了意義,不廢話——不廢話是孩子的美德。

送給孩子的字

[金文]

話,合會善言也。——《說文解字》


孩子們是不說廢話的,他們努力學習將字與詞作準確的聯(lián)結(jié),因為他們說話的時候用腦子——不廢話是孩子的美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云和县| 洞口县| 墨竹工卡县| 阿坝县| 库伦旗| 修文县| 尚志市| 开平市| 万山特区| 阳高县| 仙游县| 龙口市| 普安县| 安国市| 安义县| 娄底市| 海南省| 航空| 乌拉特后旗| 财经| 东乌珠穆沁旗| 虹口区| 海林市| 原平市| 哈巴河县| 水城县| 成武县| 辽阳县| 乌兰县| 宣威市| 乐平市| 彰化县| 武定县| 安陆市| 旬阳县| 中山市| 凌海市| 黔江区| 苗栗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