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東方講史之續·細說明朝
- 黎東方
- 955字
- 2020-03-26 17:14:49
六 韓林兒
朱元璋在安豐城郊擊潰呂珍,進入城內,把韓林兒接了出來。這一天,是龍鳳九年(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三月初一。朱元璋把韓林兒護送到滁州,自己回應天府(南京)。
他本該把韓林兒一直護送到應天府,對韓林兒北面稱臣的。為什么他不如此?可能是受了劉基的影響。劉基,號叫伯溫,是浙江青田人,書念得很多,在元朝考中進士,當過縣丞(副縣長)與江浙儒學提舉(堪比于現在教育廳的督學),以“元帥府都事”的官銜,幫過元將石抹宜孫,守住處州(麗水),只落得一個“總管府判”,不肯就職,棄官而去。朱元璋在龍鳳五年打下了處州與金華,派人用重金禮聘的方式,把他請來應天府,和宋濂等人招待在一座特地為他們這樣的人建筑的“禮賢館”之中。到了正月初一,朱元璋率領百官,向韓林兒的“萬歲牌位”下拜之時,劉基一人偏不肯拜。他秘密向朱元璋說:“韓林兒只是一個牧牛的小子,天命所歸,不在他而在你。”朱元璋說:“依你,怎么辦?”劉基說:“先打陳友諒,次打張士誠,然后北伐中原,統一天下。”
朱元璋在龍鳳四年年底,打下婺州(婺源)之時,設了一個“中書分省”(宋朝江南等處行中書省的分署),還在衙門前插了兩面杏黃色大旗,旗上寫的是:“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在衙門的兩旁,另有對聯一副:“九天日月開黃道,宋國江山復寶圖。”
可恨,所有此類的其他史料,差不多被后來官方人物毀滅干凈。明朝的做官的,不敢提起朱元璋有過一段“北面事人”的歷史,甚至對于朱元璋之被韓林兒于到達滁州以后,在龍鳳九年三月十四日冊封為“吳國公”一事,他們也大造其謠,說是:早在元朝至正十六年(龍鳳二年)七月,朱元璋便已被自己的“諸將”“群推”為吳國公了。
至于,在韓林兒被迎到滁州以后的第二年(龍鳳十年)正月初一,朱元璋晉位“吳王”,究竟是“自稱”,抑是“受封”,倒沒有什么關系。韓林兒已經是被他所“挾”的天子了。《明史·太祖本紀》說,群臣向他“勸進”,請他當皇帝,他不肯;群臣再三勸進,他才勉強“稱王”。
稱王稱滿了兩年,到了龍鳳十二年(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大宋皇帝韓林兒來應天府。船走到瓜步山(六合縣東南),翻了船,韓林兒死在水中。(這廖永忠,原是巢湖的一個水寇。)劉福通所恢復的宋朝,韓林兒一死,也就結束。朱元璋把次一年稱為“吳元年”,不再用“龍鳳”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