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 吞并南部乃蠻

《蒙古秘史》上南部乃蠻的太陽汗,監本《元史》與屠寄《蒙兀兒史記》均寫作塔陽汗;《圣武親征錄》寫作“太陽可汗”。所謂“太陽”或“塔陽”都是譯音,而乃蠻的突厥語中之原文,本身又是漢語“大王”二字的譯音,不過是未免譯得有點走樣。簡單言之,太陽汗便是“大王汗”,比“王汗”多一個“大”字。

太陽汗只是一種稱號。乃蠻的亦難察與他的兒子太亦不合,先后皆自稱為太陽汗。我們在《蒙古秘史》與《圣武親征錄》等書所見到的太陽汗,卻專指太亦不合。為了方便,我們把這太陽汗三個字,也用來專指太亦不合。

亦難察是全部乃蠻的君主。“乃蠻”的字義是“八”,實際上是八個黠戛斯族部落。有人說,黠戛斯為漢朝的李陵之后,這可能是附會之談。黠戛斯屬于突厥語系,為匈奴之一支,卻是定論。亦難察的八個部落,原先住在唐努烏梁海,勢力南及于阿爾泰山,曾經派兵幫助王汗的弟弟額兒克·合剌,逐走王汗,一度篡居王汗之位。

亦難察死后,太陽汗(太亦不合)繼位,為了爭奪亦難察的小老婆古兒別速,和弟弟不亦魯黑汗(古出古敦)分了家。弟弟割據北方,這北方便是所謂“北部乃蠻”,他帶了古兒別速,割據南方,亦即所謂南部乃蠻,建牙(設帳)于兀里牙速禿(烏里雅蘇臺)。

鐵木真與王汗曾經襲擊不亦魯黑汗與太陽汗各一次。不亦魯黑汗也參加了札木合的聯盟,對鐵木真與王汗討伐一次。王汗在與鐵木真翻臉、被鐵木真擊潰以后,逃入太陽汗的邊界死于戍將豁里·速別赤之手,太陽汗便決定了乘早將鐵木真消滅。他派人通知陰山一帶的汪古部的君主,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叫他準備出兵,作自己的右翼。

汪古部和蒙兀部同為鮮卑的苗裔,因此也可以算是“蒙古人”。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雖則與太陽汗有點親戚關系,似乎更重視與鐵木真的種族關系。此外,鐵木真這幾年來的軍事表現,對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也不無影響。結果是: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不僅不想出兵幫助太陽汗打鐵木真,反而派人去告訴鐵木真以一切。

鐵木真因此就不等待太陽汗的兵來打,而先發制人,在甲子年(1204年)的夏天祭旗出發,到達南部乃蠻的邊界,客勒帖該·合答。太陽汗領兵到合池兒水(哈瑞河)迎敵。

《蒙古秘史》把這一次太陽汗與鐵木真之間的戰役,描寫得有聲有色,而完全偏袒鐵木真,把太陽汗形容為一個極其怯懦的人,說他被兒子屈出律與大將豁里·速別赤一激再激,才肯迎戰。

兩軍一接觸,乃蠻的軍隊就敗,退守納忽山山腳。蒙古軍一直追進乃蠻軍新陣地的營門。《蒙古秘史》說,太陽汗問札木合:“那樣如狼趕逐群羊……是些什么人?”札木合說:“(他們是)曾用人肉喂養、用鐵索圈著的四只狗(四獒)……他們這兩個是者別和忽必來,那兩個是者勒蔑和速別額臺(速不臺)。”太陽汗于是說:“是那樣呀,離開那些下等人遠些。”

《蒙古秘史》繼續描寫,說太陽汗揮軍退守山腰。他又看到若干人“跳躍著、竄擾著前來了”,又問札木合。札木合告訴他,這些人是兀魯兀惕氏與忙忽惕氏的戰士。太陽汗這就又揮軍后退,退到山上。其后,太陽汗看到一人,“像貪食的鷹,流著口水,張著尖嘴,前來。”札木合告訴他,這人就是鐵木真。太陽汗說,“好可怕!我們上山頂上去立住陣勢!”最后,太陽汗看見合撒兒與帖木格·斡惕赤斤,又一退再退。

當天夜晚,于蒙古軍的包圍之下,乃蠻軍紛紛跳下納忽山的懸崖逃命,死了不少。第二天,蒙古軍活捉到太陽汗。

以上,都是《蒙古秘史》的說法。《圣武親征錄》說得比較簡單:激怒太陽汗,叫他迎戰的,只是豁里·速別赤;太陽汗在當天日晡之時便死,不曾等待到第二天。

屠寄根據拉施特的《史集》,略加補充:太陽汗在當天夜晚“身負重傷,失血疲憊,偃臥山坡。”豁里·速別赤再三叫他起來,他起不來。豁里·速別赤知道太陽汗的確是快死了,便回到陣前,力戰而死,先死給太陽汗看,讓太陽汗安心閉上眼睛。第二天,太陽汗的尸首被鐵木真找到。

《蒙古秘史》漏記了札木合中途率領他的部隊撤退的事。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雖則札木合其時已是鐵木真的敗將,但是蒙古“部族,多半從札木合在此”(太陽汗的兒子屈出律如此說)。這些“多半”的蒙古人是“札答闌氏、朵兒邊部、合答斤氏、撒勒只兀惕氏、斡亦剌惕部、加上篾兒乞惕族、塔塔兒族”。試想,當太陽汗既已與鐵木真對壘之時,札木合突然帶走了這許多人,太陽汗焉得不失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庆市| 永平县| 房山区| 广元市| 乐亭县| 东乡族自治县| 桂东县| 花莲市| 讷河市| 金华市| 增城市| 安远县| 重庆市| 射洪县| 中阳县| 房产| 海林市| 靖江市| 西和县| 宣汉县| 汝州市| 云霄县| 顺义区| 翁源县| 庄河市| 正蓝旗| 宾阳县| 苏尼特左旗| 麦盖提县| 织金县| 海伦市| 微山县| 甘洛县| 五常市| 都匀市| 二连浩特市| 安陆市| 墨玉县| 肥乡县| 德庆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