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東方講史之續(xù)·細(xì)說秦漢
- 黎東方著 陳文豪整理
- 2537字
- 2020-03-26 17:17:49
一五 呂不韋
春申君做了楚幽王事實(shí)上的父親,不曾得到好處,卻賠了自己的命。呂不韋做了秦王政(始皇帝)事實(shí)上的父親,卻得到極大的好處,當(dāng)了三年丞相,九年相國。最后,雖則遭遇放逐,卻保存了性命。
他既非像四大公子中之三個,為齊趙魏三國王室的一分子;也不像春申君那樣,是楚國的世家子弟。他只是一個政治地位不高的商人,雖則是很有錢的商人。
他是韓國陽翟的商人,經(jīng)常住在趙國國都邯鄲。陽翟在河南禹縣,禹縣在今日仍是全國藥材的聚散之地。邯鄲即今日的河北邯鄲,當(dāng)時不僅是趙國的國都,而且也是一大商業(yè)都市。有錢的商人住在邯鄲,或來往于邯鄲的極多。市面很熱鬧,有不少的飯店旅館與娛樂場所。商人之中的最有錢的每每在家中養(yǎng)了若干能歌善舞的美女,稱為姬,作為宴會時表演之用。
在呂不韋的姬之中,有一名被秦國留在趙國的人質(zhì)公子楚(當(dāng)時名為異人)所看中。呂不韋把她送給公子楚。司馬遷說:公子楚不知道,這位美女已經(jīng)有了身孕,所孕的是呂不韋之子。
公子楚不僅喜歡這個姬,而且愛她,立她為夫人(作他的妻,不作他的妾)。他與這位夫人生了一個兒子叫做政。這個“公孫政”其后便是秦王政,這個秦王政于統(tǒng)一中國以后,自稱為“始皇帝”。他極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而不是公子楚的兒子。
我曾經(jīng)收集反面的證據(jù),以證明司馬遷所說并非事實(shí),而是痛恨秦始皇、痛恨秦國的六國王室成員或孤臣孽子或在坑儒之時幸免于難的儒生,所造出來的謠,借口出氣。然而,我不曾找到,只好暫且以司馬遷的所說為根據(jù),大談呂不韋的政治陰謀了。
呂不韋有錢,好客,朋友多,不足為奇,他和公子楚做了朋友,也很自然。他富而不貴,公子楚貴而不富。他有了公子楚作朋友,提高了自己的社會地位,進(jìn)入了政治圈。公子楚有了他這樣的朋友,有了錢花,也足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公子楚的祖父是秦昭襄王;父親是其后的孝文王。母親是孝文王的一個不甚喜歡的妃子,不是孝文王的夫人(其后的王妃)。孝文王的夫人,是華陽夫人;沒有親生的兒子,想在各位妃子所生的若干兒子中,挑一個作為太子。
呂不韋自己去秦國,帶去五百金,買了珍貴物品,設(shè)法送到華陽夫人之處,說是公子楚的,也說了公子楚如何崇拜華陽夫人,想念華陽夫人,感激華陽夫人待他如親生兒子一樣。
這一招很成功。華陽夫人也派人到趙國,賞東西給公子楚。嫡母與這位受寵的庶子之間,因信使來往聯(lián)系,漸漸變成了像親生母子一樣了。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秦趙兩國翻臉,秦軍大敗趙軍于長平;次年,秦軍圍攻趙國的國都邯鄲。趙國君臣,依慣例,可以殺掉秦國留在趙國的人質(zhì)公子楚。在殺他以前,先派人把他關(guān)起來。
呂不韋有錢而舍得用,花了六百金賄賂看守公子楚的人,讓公子楚逃去,逃到秦軍陣營,隨軍回秦國。
昭襄王在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去世,公子楚的父親孝文王繼位,立刻,由于華陽夫人的建議與堅持,冊封公子楚為太子。數(shù)個月之后,孝文王去世,公子楚以太子的身份繼位為王(做了歷史上的莊襄王)。
這時候,呂不韋早就再度來到秦國。新即位的莊襄王,在次年(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同時封他為“文信侯”,食邑十萬戶。
呂不韋當(dāng)丞相,一直當(dāng)?shù)角f襄王三年,莊襄王去世。在這三年期間,他替莊襄王吞了“東周”,吃了韓國的成皋滎陽,魏國的高都,趙國的榆次。
所謂“東周”,不是東遷洛陽的周朝王廷,而是周公旦后裔的諸侯國之一:東周公爵國,周公旦本人被封在成周(洛陽),兒子伯禽被封在魯。伯禽的后裔,作魯侯(不是魯公)。春秋書中所稱的魯定公、魯哀公等等,其公不是公爵之公,而是等于英文之中的Lord,不是英文之中的duke。
周公旦的小兒子承襲了成周的公爵國,其嫡系后裔世世代代,被稱為周公某或周公某某。例如,周公黑肩。到了戰(zhàn)國之時,這個公爵國分裂為二,一是東周公爵國在洛陽,二是西周公爵國,在洛陽之西。秦莊襄王所滅的東周,便是在洛陽的公爵國。
周的王室,在幽王之時丟掉鎬京,在平王之時另建王廷于洛陽,仍叫做周,并不自稱為東周。稱平王之后的周為東周的是后代的歷史家。
在洛陽的周王廷,于公元前256年結(jié)束。最后的一個周王,周赧王,親自跑到咸陽,把戶籍、地圖,及若干檔案獻(xiàn)給了秦昭襄王。當(dāng)時,王廷的土地,只有三十六個小城,人口,只有三萬人。各國的土地與人口,在魏惠王稱王以前,名義上仍屬于周,雖則不是直轄。魏惠王及其他四國的王紛紛稱王以后,他們的土地與人口便和周王廷毫不相干了(楚君一向是自稱為王,與周王在事實(shí)上是平起平坐的。不過,在禮貌上對周王相當(dāng)尊重)。
秦莊襄王有了韓國的成皋、滎陽,又有了魏國的高都,趙國的榆次,使得以后他的兒子(呂不韋的兒子)秦王政,容易滅掉魏趙兩國。
秦王政繼位為王之時,年紀(jì)不滿十四歲(有十三足歲)。朝廷大權(quán)仍舊操在呂不韋之手。呂不韋通過“太后”(秦王政母親)之支持,用秦王政的名義把自己的官銜由“丞相”升為相國。
他當(dāng)相國,當(dāng)?shù)角赝跽拍辏龅綃獨(dú)保ㄗx作làoǎi)造反,受累,于次年,秦王政十年,丟掉了官,到河南洛陽一帶,“就國”(到所封的文信侯國去居住)。一年多以后,秦王政又下令免去他的文信侯的爵位與食邑,流放他到蜀(四川西部)。呂不韋覺得自己不必再長途跋涉了,就在自己的文信侯的侯府,飲了毒酒而死。
那造反的嫪?dú)保菂尾豁f介紹給太后(秦王政的母親)的一名假太監(jiān),和太后私底下生了兩個兒子。他于秘密暴露之時企圖以造反的方法先發(fā)制人,保護(hù)自己。他戰(zhàn)敗,被殺。他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的所有成員,也都被殺死。
呂不韋在擔(dān)任秦王政的相國之時,九年中,又取了韓魏趙三國不少的險要地區(qū)。趙國的將軍龐煖于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領(lǐng)導(dǎo)楚趙韓魏燕五國的軍隊,做了歷史上第四次的合從攻秦的壯舉,不曾能夠奈何秦國。呂不韋,正如秦國前前后后所用的客卿一樣,是對得起秦國的。
他自己也正如四大公子,養(yǎng)了很多賓客。這些賓客之中的文人,替他捉刀,寫下了一本好書,叫做《呂氏春秋》。呂不韋十分高興,認(rèn)為這本書不僅內(nèi)容好,文章也好。他把這本書掛在咸陽的城門,說:“任何人倘能改動其中一個字,就賞給千金。”結(jié)果,沒有一人來改字領(lǐng)賞。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一位美國朋友。美國朋友說,“大概是大家都知道,這千金之貴,可能會帶來災(zāi)禍罷。”
尹仲容先生曾經(jīng)也是《呂氏春秋》的忠實(shí)讀者。他批注了《呂氏春秋》一遍。在他以前,別人也有批注過《呂氏春秋》的。
-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清史演義
- 世界歷史縱橫談:世界美術(shù)與繪畫歷史文明
- 二戰(zhàn)中的巴黎
- 帝國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終結(jié)版)
- 歷史的正面與側(cè)面
- 世界歷史回眸經(jīng)典文庫 震撼世界的100個科學(xué)發(fā)現(xiàn)(下冊)
- 中國通史
- 漫說中國歷史35:唐宋文學(xué)七大家
- 世界歷史百科:溝通心靈的橋梁·世界文學(xué)史(下)
- 如何屠龍:中世紀(jì)英雄冒險指南
- 明朝那些事兒·第壹部:洪武大帝(2020版)
- 漫說中國歷史36: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實(shí)錄·戰(zhàn)將篇(四)
- 南朝大爭霸5:蕭梁落幕
- 歷史可以很精彩之謀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