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東方講史之續·細說秦漢
- 黎東方著 陳文豪整理
- 2452字
- 2020-03-26 17:17:48
一二 信陵君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惠王的曾孫,襄哀王的孫子,昭王的兒子,安釐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妻弟(小舅子)。他在戰國四大公子中,最有英雄氣概,不愧是咱們河南老鄉(他是開封人)。
他的賓客,據司馬遷說,也有三千之數。這三千人其后在他流亡于趙國之時,很多也跑到趙國來追隨他。平原君一度做了不夠朋友的事,平原君的賓客,也有不少棄平原君而投奔信陵君。
孟嘗君的賓客包括一位雞鳴專家,一名狗盜專家。信陵君賓客則包括一位守城的小吏,一名殺豬的屠戶,一名賭徒,一名“賣漿者”。這位賣漿者賣的是什么漿?待考(豆腐漿在當時還沒有。豆腐的發明者,傳說是漢武帝之時的淮南王劉安。今天臺灣的豆腐業同仁所拜的祖師爺叫做“劉安王”。我看,劉安的賓客也很多,包括各種人才,豆腐的發明者可能不是劉安本人,而是他的賓客之一。這位賓客把“發明者”的美名讓給了他)。
信陵君的賓客之中,也包括情報專家,與不惜個人生命而替信陵君執行殺人任務的俠士(信陵君不殺好人,卻殺過一位殺了他哥哥的妃子的父親的壞人)。
信陵君一生,做過三件大事:一是救趙,二是救魏,三是領導第三次合從攻秦。
救趙之事,我在上一節敘述平原君之時已經提到。那是公元前257年的事,秦軍大勝趙軍于長平以后,乘勝圍了趙國國都邯鄲。平原君帶了毛遂等人到楚國,獲得楚考烈王答應派兵往救。楚考烈王所派的兵,是由春申君黃歇率領。
平原君也派人到魏國向魏安釐王求救。魏安釐王派了十萬大兵,交由大將晉鄙率領,前往邯鄲。不久,秦國派人恐嚇魏安釐王,說:“不論哪一國,敢于去救趙的,我們在占了邯鄲以后,就去揍哪一國。”魏安釐王于是下命令給晉鄙:“把十萬大兵停在鄴城(河南臨漳附近),不必續向邯鄲進軍,保持觀望態度。”
平原君派人告訴信陵君:“邯鄲的情況很緊急,這不僅是趙國存亡所關,你的姐姐也將要成為秦軍的俘虜。”于是,信陵君決心自己以個人的身份,不以魏國官方的身份,湊集了一百多輛戰車與若干騎兵奔到趙國去和秦軍一拼。
他行前,去到那年已七十歲的朋友,城門小吏侯嬴那里辭行。侯嬴淡淡地說:“公子,你好好地干罷。我老了,不能追隨你去打仗了。”
信陵君走了一陣,越想越氣。覺得那個姓侯的老小子,真不夠朋友。我這次去趙國找秦軍拼命,生死不卜,而他這老小子只是淡淡地說了兩句話,于是掉轉馬頭,再找侯嬴,問他一個明白。
侯嬴笑著迎接他,說:“我知道你會回來找我問個明白的。我老實告訴你,我認為你帶了一百多輛戰車與若干騎兵,要去邯鄲和秦軍一拼,分明是拿肥肉喂老虎,白白送死。”
信陵君聽了,趕緊下拜,求他:“那么,我依你。怎么辦?”
侯嬴說:“你去偷令兄(魏安釐王)的兵符,走到鄴城,用兵符接替晉鄙的任務,把十萬大兵掌握在手,然后才能與秦軍拼個勝負。”
信陵君說:“這兵符如何偷?”
侯嬴說:“有人愿意替你偷。此人是令兄的妃子如姬。你曾經替她報了殺父之仇。她一向感恩圖報,愿意為你而死。令兄的兵符,正藏在如姬的房中。”
信陵君十分感謝,向侯嬴又拜了一拜,掉轉馬頭。
侯嬴說:“別忙著又走。我的話不曾說完。你有了兵符,晉鄙未必肯讓兵,這時候,你需要有力氣大的人幫你作斷然的處置。”
信陵君說:“誰?”
侯嬴說:“你的另一位好朋友,那位殺豬的朱亥。”
于是,信陵君假如姬之手取得安釐王的兵符,又邀請了朱亥,陪他來到了鄴城,見了晉鄙。果然,晉鄙見了兵符,承認這兵符是真的,卻不肯交出兵權。朱亥立刻動手,從大袖子里抽出鐵錘,斷然一擊,把晉鄙的頭錘得稀爛。然后,信陵君帶了那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奔向邯鄲。到達邯鄲之時,秦軍已經聞風而逃。
信陵君叫一名將軍,把十萬人帶回魏國,自己留在邯鄲與姐姐、姐夫團聚。一留便是十年。原因是:他犯了盜竊兵符、殺害晉鄙、矯國王之命去救趙國、對秦國翻臉之罪。這十年期間,他哥哥安釐王既恨他,又想念他。
公元前247年,秦軍大勝魏軍,占了高都城,向魏的國都大梁前進。安釐王派人到趙國請信陵君回去幫忙。信陵君一方面是不敢回去,另一方面也是仍在生他哥哥的氣。于是,他不僅不肯回去,而且宣稱,賓客之中,有誰敢勸他回去,他就殺了他。因此,沒有人敢勸他。
這時候,真正夠朋友的那位賭徒,與那位賣漿者,都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來到他面前,向他說他不要聽的話。這兩人說:“我們來,準備被你殺。我是要勸你回魏國去。你聽完我們的話,再殺我們不遲。我們要告訴你,你坐視魏國滅亡,算是對你哥哥出了氣。你是否想對你的父親,對你的祖宗也出出氣?你的父親,你的祖宗,有什么事對不起你?他們的墳墓也就要被秦軍翻開,暴尸露骨。他們的祠堂,也將要被秦軍毀掉,斷了香火。你忍心么?你還能做人么?”
這兩人的話還沒完全說完,信陵君大吼一聲,吩咐左右備馬備車,立刻離開趙國的邯鄲,奔向魏國的大梁而去。到了大梁,安釐王見到他,悲喜交集,立刻命令他作“上將軍”,統率全國車騎,對秦軍迎擊。
這時候,趙國、楚國、韓國、燕國,都派了兵來。它們之所以派兵來,是因為聽說信陵君東山再起,又作魏軍的統帥。信陵君于是集合了五國的軍隊,對秦軍作雷霆萬鈞的反攻,殺得那戰無不勝的秦軍大敗虧輸,其領兵官蒙驁與部隊失掉聯絡。
這是著名的公元前247年的“河外”之戰。“河外”是魏國的地理名詞,相對“河內”而言。河內是黃河的“南邊之套”的內部,亦即黃河吸入渭河以后向東一轉,又向北一轉所造成的“套”。套內的地區是山西南部、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當時黃河在天津之南入海)。套外,亦即所謂“河外”,是黃河以南的河南中部與山東南部。簡單言之,“河外之戰”的戰場是在大梁一帶。
緊接著這“河外之戰”,是第三次合從攻秦。信陵君率領五國聯軍猛追秦軍,一直追到了函谷關。秦軍退入關內,閉了關不敢出戰。其后,五國聯軍各自回國。
信陵君回到大梁以后,受到安釐王左右的毀謗。這些左右,收了秦國間諜的賄賂,向安釐王進讒言,說信陵君想奪王位。秦國而且派人來,向信陵君道賀,賀他已經繼位為王。
安釐王起初不信讒言,終于聽得太多,不能不信。他把信陵君上將軍職務免了,換人繼位。信陵君郁郁不得志,以醇酒婦人自遣,在四年以后就死了。他去世了十八年以后,魏國被秦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