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6章 歷史溯源

“你來白館把白館的二公子打了一頓,只是為了看書?”

翻動著手中古樸的書籍,青雨問道,博士點頭,又道:“看書只是方法,我想要找到一些事情的原因。”

“什么事?”

“為什么焦陽沒有術士。”

做為一個面積不小,人口不少,傳承悠久的城市,按理說什么樣的人才都應該出一些,尤其是焦陽這種江湖風很重的城市,人們爭強好斗,不可能放過法術這種“武器”。按理說,只要有人擁有資質,這座城市是必然會出現一些術士的,可是事實擺在這里,在焦陽城里,術士等同于神秘古老的傳說。

提到術士,李鶴也提起興趣,因為腫脹而顯得有些歪扭的面部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確實,到了焦陽城外,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是有術士以及感染者的存在的,可是焦陽城內完全見不到這些人,甚至我覺得,焦陽城是一座被源石嫌棄的城市。”

青雨沒聽過感染者這個詞,問:“感染者是什么?”

博士稍作思考,回答到:“一群早晚會被源石奪去生命的人,可憐但也可怕。”

雖然博士很輕易地就來到了焦陽城內,可是博士清楚,如同雪景喀蘭一樣,焦陽城不是什么人都能輕易來到的地方,焦陽城周圍地形獨特而且險惡,沒有些本事是難以穿越的,那些奇異的地形中,還棲息著一頭巨大的沉睡獸類,與羅德島檔案里會偶爾提到的巨獸相似。要不是博士走了地下,說不定還要與這巨獸碰上。

博士問青雨,也問李鶴:“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焦陽城外棲息著巨大的野獸之類的話?”

青雨搖搖頭,李鶴卻說:“焦陽城內沒有這樣的傳聞,焦陽城外卻有,我在炎國游歷,曾經在一座城市的商會里,聽商會會長講過一則傳說。

他說他的父輩、祖輩世代經商,在炎國的各種地方都有他家商團的足跡,他家商隊也曾將目光對準焦陽。”

說到這,李鶴一頓,又說道:“那人曾經對我的出身懷疑,甚至一直覺得焦陽所在的區域不可能有城市存在,還是因為我要和你們講的傳說。”

商人走遍天下,可以說,有商機的地方就有商人,那時,源石病還未再次肆虐,泰拉大陸發展的黃金時代一直延續,也可以說,那個時代也是商人們滿天下尋找黃金的時代。

那時,有一只商隊,將目光對準了一個地處炎國邊陲,卻不斷的流出富饒美麗傳說的城市,焦陽。聽聞那里氣候適宜,谷梁年年滿倉,青年男女人人俊美,熱情好客,卻因為環繞城市居住的巨獸以及險要的地勢與世隔絕。

在商人眼里,焦陽是一座還未被開采的金礦,莫說是巨獸,就算是維多利亞傳說中守衛財富的巨龍,也別想擋住他的腳步。

商人組建了一支強大的隊伍,聘請了來自各地的強大術士與戰士,勢必要在焦陽開辟一條新的商路。踏上旅程后,商人都隊伍一路宰殺山間的奇異巨獸,甚至不乏外形與炎國圖騰龍接近的惡螭,就在他們戰勝許多巨獸,即將到達焦陽時,一頭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巨獸出現在商人的面前。

那是一層約有七八丈高的巨猿,手中抓住的,是一條與商隊艱難戰勝的惡螭相同的巨獸,巨獸惡螭在它手里只像一條大蛇,來自玄武一族一與赤雀一族,商隊里最強大的術士與戰士拼死抵抗,才僅僅有五人逃生,在那以后,焦陽就成了外人的禁地,更成了商人心中永遠的疤痕,他提醒自己的后人,去何處行商都好,千萬不能去焦陽。

焦陽城外,有不可戰勝的巨獸。

青雨聽了故事后呆呆地,半天問了一句:“巨猿……是一種大猴子嗎?”

博士搖頭:“猿和猴是挺像,但是猴有靈性,猿卻更多的是兇性,真說起來,你看著可愛的時猴,兇了吧唧的就是猿。”反正自己是這么分的。

李鶴也點點豬頭:“這么分的確好,現在人們管什么都叫猴,猿字都不怎么用了,但是的確有些猴子靈氣十足,有些猴子桀驁難訓,這么分倒是挺合適。”

博士回憶自己來時見到的沉睡巨獸,似乎真的是一種猿?但是似乎比李鶴口中商人描述的要小了很多。

青雨翻動著手里的書,忽然對博士說:“新年大哥,你來看。”

新年大哥?新稱呼啊,博士走過去,青雨指著書本的一頁:“這里好像寫著巨猿的事。”

書中的一段描寫到:焦陽地偏,山水地貌本非如此,古有通天之猿,盤山之蚺,天神屠猿斬蚺,大戰間高山破碎,流水改道,巨獸后裔不愿再入焦陽,困居于山,人得焦陽寶地,繁衍生息,與外幾近阻絕。

李鶴湊過來,也就是說,商人祖先看到的,是這書中兩位巨獸的后代?這樣看,商人的描述倒是不比這本書夸張。

“這本書叫什么名字?”博士問。

青雨看看答道:“《王氏庶子游焦陽奇聞錄》。”

不像是什么可信的書啊。李鶴有些失望,果然沒有自己的商人朋友和這書中的惡獸啊,有的話,自己說不定會去和這些惡獸斗一斗。博士卻覺得這故事給他的感覺有些眼熟。

要是讓年看到這本書,應該想得起來,這不是自己和同伴們還在滿大陸追殺巨獸時候的事嗎?由于判斷巨獸對新文明的發展有巨大威脅,即使文明已經毀滅,最后的一批人類也堅持著用各種方式殲滅著大陸上的巨獸。人類文明毀滅時,由于源石的傳播額外廣泛,大陸上的巨獸也格外強大,這種強大往往體現在體型上,那種盤坐下來如同小山一樣,甚至擁有高等智慧巨獸,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所以,這本書講的其實是年和夕組隊來到曾經的焦陽,殺死兩頭巨獸的故事,只不過要是再來到焦陽,年恐怕已經認不出了,因為年記得的是大戰前的地形,對于大戰之后的廢墟是什么樣子,年是不關注的。十二兵器,現在被稱作十二獸的,那個沒有減滅過十個八個的特級巨獸?值得每個都印象深刻嗎?不值得,生命太長,不能把有限的腦容量用在太多沒意思的地方。

因為熟悉感,博士覺得這故事可能是真的,但他沒有強調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強調了又要解釋,很麻煩的。博士記住了這座城市外圍有巨獸出沒的事。

李鶴也翻起書來,對于焦陽與術士的關系,他也很好奇,三人翻了一會,博士突然問道:“你們覺得內氣與術法是不是有點像?”

對于這個問題,青雨只有內氣確沒見過術法,回答不出來,還是李鶴有些感受,說:“術法和內氣,我覺得不是一種東西,內氣雖然不弱,但是能做到的事比術法少太多了,內氣往往只是用來防護攻擊,強化攻擊,而且,內氣的使用是不需要法杖的。”

對于普通人來說,內氣的使用必然要以法杖作為媒介,法杖的外表多種多樣,是使用術法必不可少的條件,而內氣的使用只需要充足的鍛煉和領悟。

博士又問道:“你們自己家里的內氣是不是遺傳下來的?”

李鶴點頭,這點他倒是同意:“沒錯,我李家自從創立白館,傳家六七代,代代都有頂尖高手。內氣的類型往往相近,差別不大。”

博士總結道:“內氣,我覺得可以理解為一種劣化的,或者說發展方向不同的法術。”

李鶴問:“何以見得?”

“術法與內氣,都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人本來就有的能力,我把他們暫且歸為一類。”

博士這么分的原因,來自人類社會的經驗。以人類的角度看來,內氣與術法,都可以看作是超自然現象,而對于人類社會,到最后一刻依舊難以理解,依舊充滿迷題的事物只有一個:源石。

當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離譜的事情,不要問,問就是源石。

“毫無疑問,術法與內氣都是前文明毀滅之后的新生事物,而這兩者能夠誕生,我想都離不開原始隊人類生活的改造。我說,各位的祖先是前文明的主宰,各位明白嗎?”

青雨全然蒙圈,你要不然問我戲臺上的事情吧,我說不定還知道一點,李鶴若有所思,似懂非懂。

“泰拉人,是前文明幸存者,對于源石適應后進化出來的新人鐘,這種進化是源石導致的,而焦陽人早早的進入焦陽,與外界隔離,進化的腳步可能早就停止了,焦陽人對于源石的適應比起外界是十分初級的,因此,他們從源石中獲得的能力也與外界天差地別。”

李鶴若有所悟:“源石,帶領了物種的進化,術法、內氣都是進化帶來的新能力,焦陽人很早就來到了與外界隔絕,沒有源石侵擾的焦陽,因此從源石中獲得的能力比起術法相對弱小,而外界的人,因為于源石長久的接觸,獲得的是比內氣更強的術法。”

這樣想想,感染者與源石融合,術法能力的確要比非感染者普遍強大,以如同燃燒的痛苦姿態,擺脫了法杖的限制,在生命燃盡前,他們都是大地上最強大的術士嗎?

也許,這就是焦陽城沒有術士的原因?因為自古以來,焦陽城內的人就沒有天分?而且由于久遠的隔離,焦陽人在使用內氣的方面一去不復返了。這樣想想,炎國的功夫真的是十分重要的東西,博士覺得,雖然隔離許久,但是焦陽人應該也不是完全沒有施法的天賦的,人的基因會在傳承中變化,這叫突變。

忽然,博士回頭看向青雨,青雨好像是少數的達到一流前就習得內氣的人,這是不是代表著,青雨可能擁有成為術士的天賦?這也就是博士忽然重視起武術的原因,青雨可能擁有施法的天賦,這代表著她更接近外界的人,施法天賦高于焦陽平均,但是反過來想,人均擁有施法天賦,是否是術士差別只在于是否有合適的法杖的外界,豈不是人人都是練武的天才?不是說這些人可以很快成為一流,甚至和頂尖高手爭鋒,而是說內氣可以成為在外界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新式術法”?

一種幾乎人人可用,不需要法杖就可以大度強化戰斗力,叫做內氣的術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巴马| 大兴区| 旅游| 含山县| 石首市| 祁阳县| 乌鲁木齐市| 巴彦县| 哈密市| 方城县| 两当县| 彰化县| 黄大仙区| 牙克石市| 财经| 大余县| 石柱| 长汀县| 托里县| 永康市| 宁强县| 西吉县| 庐江县| 县级市| 黄浦区| 新邵县| 托克托县| 普定县| 澄江县| 鱼台县| 电白县| 龙山县| 运城市| 丹阳市| 临夏县| 连州市| 隆安县| 孟连| 普兰县|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