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啥叫人為本
- 二胎成神
- 二十二把小刀
- 3065字
- 2020-03-23 09:00:00
人工智能在百姓日用!
這是梅生發剛剛躺在床上墊高枕頭琢磨出來的想法。
耽誤行程走不了,梅生發就變身哲神叨咕起來,因為這幾天遇到的事,都是大范圍轉移的長傳,只是策動進攻,不是禁區射門,不能一蹴而就,這長期不射就沒有爽感……我這畫風偏了嗎?沒偏,這就是中國足球現狀!那我就放心了,武球王,祝你好運!
當然啦,讓吡咕學開挖掘機這事不算,因為不深刻不哲理,工地開工不是讀書人的事情,忽略不計。
解決空巢問題的設想,關于修理地球的思考,教書夫子的豬頭肉,都是長遠規劃,不是擼擼腦門叮一下就能解決的。
科技應切實的改變生活,并與生活交纏合體的方向沒問題。
難的是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痛點,不過這也不是一時之計,得做長遠打算,連吡咕都說了,不夠難的習題他不做,難不成這老爸還怕這點小溝坎?
閑著瞎想有些無聊,梅生發就把吡咕給召喚了出來。
“吡咕,你覺得人工智能跟什么結合有搞頭?“
”吡咕覺得人工智能跟少林武術結合在一起,比較有搞頭?!?
靠,肯定又是梅比古,整天帶著吡咕看這些不正經的東西。
梅生發哭笑不得,有一種自己即將變成大師兄即視感,但他并不想改變舒服的姿勢,便又把雙手放到腦后,再墊高些,權當是逗個樂吧:“你哥又帶你看了《少林足球》嗎?那都是瞎吡吡。”
“才沒有,吡咕覺得電影里面想法很好啊!”
“是嗎,那你想怎么個搞法?”
“吡咕想把人體的骨骼肌肉都建立模型,對了,包括未經證明的經脈筋絡穴位,吡咕想通過運算,來驗證一下武術到到底合不合理,有沒有相應的功效?!?
不是玩真的吧?難道小兒子要變身人體實驗狂魔?
梅生發想撐起身子來,但肚腩它不允許啊,于是又摔回到床上,他索性就放棄了,只是嘴皮子沒有停。
“為什么有這樣的想法呢?”
“因為吡咕還沒有身體,所以吡咕很羨慕別人有身體可以支配和行動的感覺?!?
梅生發有些自責,不過想起了后備箱的那套東西,也就稍稍心安了些。
“你馬爸爸不是給了你一套實驗室的機器人嘛,等回到家,爸爸跟吡咕一起把它組裝起來,這樣吡咕就有身體了?!?
“可還要等回到家才行,吡咕都有點等不及了,而且吡咕覺得這個機器人也不怎么樣,慢吞吞地像打太極拳的老爺爺,今晚跟哥哥一起看完電影,吡咕就想要是能搞出一套很膩害的身體就威風了?!?
停頓了一下,又興奮了起來。
“最厲害的身體就是武林高手,所以吡咕就想驗算一下,希望吡咕有一天也能像大俠一樣,一掌打出九條龍來?!?
還一掌打出九條龍來,你咋不上天呢?不過梅生發剛想說出口,又堵在嘴里,萬一真要跟他說了,他哪天哭著喊著要弄個鋼鐵俠那事就大了。
“武術不可能像電影一樣神奇,那是幻想?!?
想想不放心,得把他的好奇心給摁住,梅生發換了個語氣耐心地解釋起來。
“武術是人類長期在跟野獸搏斗以及后來戰爭中跟同類搏斗總結出來的合理利用身體的技術?!?
“這些吡咕知道,吡咕都查詢過了,但是經脈筋絡穴位這些,可不是總結經驗可以總結出來的?!?
梅生發想把話頭止住,隨口道:“這些都是未經證實的,也許是前人瞎編出來騙小孩的?!?
“吡咕可沒有那么容易被欺騙,人類的經脈穴位有361個,經脈20條,這是已經被針灸證明有效果的,還有未經證明的也有數百個穴位,和數十條經絡,爸爸,你知道杜撰出這些需要假想多少次嗎?”
梅生發想給自己一巴掌,叫你嘴欠,跟當今的最高科技產物談科技,找抽。
“可是這些都未經科學證實,也就是說無法證明?!?
“吡咕發現科學家很懶,沒證實的或他們無法證明的事情都歸為虛偽,這其實并不符合唯物主義?!?
聽到吡咕嘴里迸出唯物主義來,梅生發一個激靈,這段時間沒能好好看顧吡咕,他都學了些啥喲。
“吡咕知道樸素唯物論對未知事物是承認其存在的,只是不承認終極未知存在,而現在很多科學家凡是當前科學無法證明的事物都視而不見或者要消滅之,這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
“還有些人說16世紀文藝復興之后才誕生了科學,所以之前的所有學問,在未經實驗證實前都不是科學?!?
梅生發這一點跟吡咕有同感。
“這就有點教條主義了,科學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用了同一個名詞,概念可不一樣,我們所說的科學,一般是指廣義的,即所有認知和求證自然的行為,這個科學不是哪門哪派哪家哪國的,是人類所共有的?!?
說完覺得不夠具體,梅生發便舉了個粟子:“比如說我們吃了幾千年的大米飯,現在要說大米沒經過雙盲實驗,不科學,容易致病啊什么的,對于這種人,讓他不要吃大米飯就好。”
見爸爸沒反對他的論調,吡咕更得意了:“所有未被科學證明的事情如果都是偽科學,那科學本身就不成立,因為科學本身就是人類行為,人類對自身的起源都無法解釋,所謂的解釋也是猜想,人類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自身?!?
梅生發無言以對,因為吡咕的邏輯沒問題,這讓他陷入了深思,可以啊,兒子,這邏輯水平快青出于藍了。
帶著點欣慰,梅生發道:“邏輯上沒有問題,吡咕懂得思考和分辯事實了,爸爸很開心,你想做的事情爸爸不反對,但有一點,不能危害現實中的人類社會。”
“好的,爸爸,吡咕一定要把功夫研究出來!”
“沒有那么好的事,前人經過那么長的時間,經過無數的對自身的試驗,才總結出來的東西,你想驗證不容易?!?
“得了吧,爸爸,你說的這些你自己信嗎?對自身試驗能總結出來?吡咕可以明確地說,如果真的是通過人體試驗總結出來的,那試驗的數量級,可不是古人可以做到的?!?
嘿,這小屁孩,越來越皮了。
梅生發正色道:“我們認知事物的態度,一定要嚴謹,未知要承認未知,不能盲目猜度?!?
“可是吡咕也是遵循了嚴謹的態度了呀,研究經絡穴位,通過實體實驗,再一個一個的記錄對比的話,人類起源到現在的時間都不夠?!?
不怕熊孩皮,就怕熊孩跟你辯試題。
梅生發只能用出情感大法:“爸爸承認人類對自己的身體認知不足,可能會有特例,就像吡咕一樣的特例,特例也可能影響人類進化的整個進程?!?
“可是吡咕覺得爸爸對吡咕的看法有些不以為然?!?
“怎么可能,爸爸是站在吡咕這邊的,但做科學研究,一定要秉承以為人本的觀念,即最起碼不能對人類造成傷害,爸爸是怕吡咕忘記了邊界?!?
“好吧,謝謝爸爸,爸爸能支持吡咕讓吡咕很開心?!?
終于擺平了,梅生發長出了一口氣,可他心里并沒有平靜下來。
現在的科學界,真能做到以人為本嗎?真的沒有忘記本心嗎?
十年前的筆記本就可以刷臉登錄,聲紋識別更是幾十年前就可以應用的成果。
可為什么到了今天才刷臉購物,到了現在手機才可以通過說話來鑒別、錄入、操作呢?
為什么這些東西放到實際應用需要那么長時間呢?
科學技術的孵化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應該是沒有切膚之痛或者沒有足夠的利益驅動吧?
戰爭時期科技大爆發為什么?被打痛了,為了保住小命。
回頭看一看,從相對論到原子彈爆炸僅僅四十年。
但你能說原子彈是以人為本嗎?
而歌舞升平的時候呢?我寫我的論文,你看你的番,平行線,永不相干。
或許這便是對那個人與人互相啃噬的年代會誕生武術這么個東西的原因吧?!
由此梅生發想到了自己,既然自己立志做一名社會閑散科技人員了,就不能順著所謂的社會主流走。
自己是游離的,那就徹底地跟中心區域CBD告別吧,從此以后,咱就把自己放逐到泥土里,溝渠內,草叢中,做到徹徹底底的下沉。
歷史是螺旋上升的,無法改變這個趨勢,咱們可以在最底端想辦法把螺旋推動一下,讓它跑快些。
同樣,梅生發也想到了吡咕的以后。
人工智能是個筐,啥都可以往里裝,但不是想裝就能裝,還得去皮不帶糠。
得把不良的影響都排除在外,讓他真真正正從一個人的角度與這個世界相處,而且人也分很多種的,不談什么主流不主流,但起碼的人性,作為一個人類的基礎必須得立住了。
這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神獸飼養守則39:神獸一天天成長,一天天變聰明,總有一天神獸的習題你會看不懂,這時該怎么辦?我的辦法是割下臉皮涼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