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世間所有事物的遇見都有它所遵循的道理。天地本無情,但因為生物的出現,天也會流淚,地也會傷感……
莫名的煩躁和沖動總是會沖擊這湯何年的心海,青春期的到來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或早或晚,之所以不同,或許是因為人的思想帶來青春期的變化。
湯何年希冀著初中學習生涯的結束,他在這里無時無刻不覺得壓抑和傷感。并非學習壓力給他的壓抑感,而是他在臨近畢業的時候漸漸的覺得,他和其他人的性格不合,不單單是性格吧,也有看不慣別人的做法,但他又不喜歡挑別人的不好。
時光總是留給有心的人,而湯何年不是。他在最后的學習生涯中一直虛度著光陰,仿佛,未來與他無關。
湯何年在學校每天只期盼三個時間:早上課間操,中午吃飯,下午放學。就這么簡單又普遍,這或許是每一個學生都期盼的吧。
一日日的渾渾噩噩,重要有人給他痛恨一擊,孫瑜!
孫瑜原本也是一位不怎么學習的人,但是在最后,卻想著去學習了,并且拉扯著湯何年他們。
學習自然是很好的,至少對于未來的路來說,學習會讓路更好走。所以湯何年,孫瑜,邵明,張牧他們之間有一個約定-十九中。
這并非多么好的高中,中等高中,但是卻成為幾個孩子的夢想了。
湯何年他們又報了同一個周末班,他們并不想放棄任何能學習的時間,或許,想學習了。
無論是自習課討論的身影,還是操場上并肩跑步的身影,都有著他們。
湯何年他們好像是約定好了一樣,每天早上學校門口都會碰面,每天下午一起離開學校。
四個人,四種不同的人格,卻有種同一個夢想,一樣的作為!
最后的一個月,或許每個人都不會看好他們,更或者,他們有時候都沒有看好自己。但是,互相的鼓勵,互相的監督,像是約定俗成一樣,他們每個人都有了不小的進步。
拼搏努力間,湯何年忘記了王知夕,忘記了亓迪,心中仿佛有著一團火,一團不滅的火焰。這些激勵著他的前行,他忘了自己是一個陰沉,冷漠的人,反而,變得開朗起來,樂于和人聊天,包括陌生人。
四個人的美好生活不可能是永遠,但是一個人的寂寞,其他三人便也不開心了起來。
邵明的分手是開端,他一直和一個女孩交往著,但是在最后,那個女孩卻給邵明提出來分手二字。
邵明整日陰沉,不久,湯何年他們便也發現了邵明的不同。平日里邵明是很喜歡笑的男孩子,但是卻沒有了笑顏。
最終在三人逼問下,邵明如實招來,但是,湯何年他們的經驗也是很淺,不知道該怎樣勸邵明。
索性直接每天都說類似于不在歪脖子樹上吊死這種話,只能希望邵明慢慢恢復吧。
一周后,邵明恢復了原來的狀態,但是湯何年卻能看出來,邵明沒有完全恢復,只是怕他們擔心罷了。但是湯何年不會點出來,他會把他的猜想扼殺。
幾人的團體是有助于學習和玩樂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相處之間,注意對方情感才是交真正好友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