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楊大人的聲音傳來:“能不能幫我點一盞燈?”我便點亮一盞燈,向牢房走去。
當微弱的光亮點亮黑暗時,我險些控制不住眼淚。楊大人神色平淡地坐在地上,手拿破碎的碗片,全神貫注地一下一下刮著他腿上已經感染的肉。
他的手并沒有因過于疼痛而顫抖,只是刮著。一下,又一下。腐肉不容易刮落,碎碗并不鋒利,刺耳的刮擦聲回蕩在空空的牢房里,訴說著無與倫比的堅強。
諒是見過橫尸遍野,血流成河,也不忍扭過頭去,不敢直視楊大人的一舉一動。這是真正的英雄。
我的手開始顫抖,微弱的燭光搖曳著。
一個低沉的聲音傳來:“不要動,我看不清了。”我終于忍不住,眼淚溢了出來:“楊大人......”
“大丈夫豈可輕易落淚!”楊大人抬起頭,略有不滿地說道。
“是。”我連忙拭去了淚,平復了心情,穩穩地端住燈火。“楊大人需要我為您的家人帶些話嗎?”眼看著楊大人就要被奸人所害,我不忍問道。
“不必了,我何必又要讓家人牽腸掛肚。只是希望我死之后不久,世人也能看見那奸臣的死期。”楊大人擺擺手,示意我不用再說了。
我嘆了口氣,低下了頭。
與楊大人訣別的日子到了。他的同年兼好友王大人曾多次前來看望,并送來湯藥囑咐我照顧好楊大人,可是事情已然如此,痛苦的王大人只能來見楊大人最后一面。
眼前的楊大人已經沒有人形了。經歷過死劾后的入獄,錦衣衛的拷打,潮濕陰冷的環境和不斷惡化的傷口的他,即將走向人生的最后一站——刑場。
在這最后的分別時刻,王大人忍不住放聲大哭:“
椒山,你怎么會這樣啊!”
一直微合雙眼的楊大人卻笑了,無力地靠著墻壁,有力地吐出幾句話:“元美,不必如此。”
在不見天日的牢獄中,他的眼睛里是比陽光還要耀眼的的光芒:“
死得其所,又有何懼!”
隨后他大步走出了牢房,不留一絲牽掛留戀。
臨刑前他高聲賦詩一首: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一路荊棘,矢志不渝,叫做信念。
不懼強權,死而無懼,叫做勇氣。
楊繼盛,是一個有信念,有勇氣的人。千年之后,當與他同時代的人都被淹沒在歷史的黃沙中時,他的名字,仍將閃耀。
以天下為己任者,是然。
我記得,嚴大人的全名是嚴嵩,陸大人的名字是陸炳,王大人則是王世貞。楊大人,也就是楊繼盛,于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初一,英勇就義。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擔任內閣首輔十余年的嚴嵩倒臺。此時距楊大人之死七年。
嘉靖四十四年四月,嚴嵩被剝奪所有家產,趕回老家,兩年后曝尸荒野,無人理會。此時距楊大人之死十年。
得知此事后,我跪在地上,對著楊大人英勇就義的方向含淚大笑:“楊大人,您看見了嗎?您一定看見了!”天邊的朝陽投下光輝,恍惚中我似乎看見楊大人堅定的雙眼滿含無悔。
不久后,我染病不起。臨終前,顫抖著說出了遺言:“楊大人,的確,死得其所,死無所懼。”
是的,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曠課。
有人說:人這輩子一共會死三次。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那么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那么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次是在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死后,那你就真的死了。
那么,楊大人是不朽的,因為,至少我不會忘了他。
第三世,完。
結局,因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