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便為重陽節,每到這一日人們或登高賞菊,或遍插茱萸,或祭奠祖先,或辭青享宴。
這一日,李太夫人約了妯娌嫂嫂洪娘子、保國公夫人一同去廣濟寺焚香祈福,英國公府的四駕馬車行在最前頭,保國公家的四駕馬車隨后,張大伯家的雙駕馬車行在最末流。路上行人見到有四駕的馬車行來,紛紛避讓開路,讀書人見此馬車便會退避一旁拱手作揖。
“今日晨起我那一爐香燒的極旺,定是好的兆頭。”李太夫人端坐馬車之中,身子隨著馬車的晃動輕輕搖曳。
“宮中傳出消息來,皇后娘娘病危,貴妃娘娘重掌后宮,這確是極好的消息。”星蘿因隨侍李太夫人,故而與她共坐在馬車上。
李太夫人眸色深沉,“只待獻王即位,我英國公府便可揚眉。”
焚香完已是晌午,眾人便去了廣濟寺的齋堂用飯,三個婦女聚在一起免不了的就是談論京中官眷后院里那些閑言。
“弟妹可聽說了?游駙馬的侄女許給了翰林院的修撰林敬大人,早聽說那林大人生的相貌堂堂,京中不少名門庶女都盼著能與他結姻親,結果卻被一個出身商賈人家的粗丫頭捷足先登了去。”洪娘子何嘗不知李太夫人也是出身商賈,這話她就是有意而說,自己雖此時的身份不及她,可論起出身,洪娘子好歹也是正六品通盤府里的嫡女。
李太夫人聽懂了洪娘子的弦外之音,卻依舊一幅佛面,笑言:“竟有此事?我聽我家明兒說起過,這位修撰大人頗得獻王賞識,游家那姑娘有福氣了。”
星蘿站在李太夫人旁為她布菜,悠悠說道:“洪娘子也是好福氣的人,聽說景元堂兄中了二甲的進士,現在也入了翰林院,正好在杜撰大人麾下當差。”
洪娘子被星蘿一語激怒,扔了筷子:“你就是國公府的一個妾,這里哪有你一個奴才說話的地方!當知你自己是個什么身份!”
星蘿依舊不緊不慢,作揖請罪,“洪娘子莫氣,奴家出身卑賤,沒讀過書所以不大會講話,是我不懂事了,可萬萬沒有詆毀您的意思。”
“你跟著忙了半天了,想來也累了,你且先出去歇息歇息。”李太夫人將星蘿遣出門外。
看了半天熱鬧的保國公夫人這才開口說話:“洪娘子何故生這么大的氣,都是上了歲數的人了,就多讓著些這些后輩吧!”
洪娘子在三人中身份最低,自然也不敢再多放肆下去,只好拾起筷子繼續吃飯。
此時,游駙馬府的宋姨娘恰好走進來,見李太夫人在內,便忙過來問安,“英國太夫人慈安......保國公夫人和洪娘子也在呢,妾身一道問安。”
“這位娘子是哪家府上的夫人?我竟從未見過。”洪娘子起身見禮,她打量了一番宋姨娘,見對方一身裝扮雅致鮮亮,穿衣打扮比自己看起來還有體面,由此便誤以為她是哪家的官眷夫人。
宋姨娘被她這一發問,有些虛心,“奴家是駙馬妾室,娘家姓宋。”
洪娘子一聽這話立刻便沉下臉色坐下。
“早聽說宋姨娘雖落為妾室,養的孩子確很有出息,不成想今日竟在此處遇到了,還沒吃飯吧?快一道坐下用飯。”李太夫人溫和的笑著,頗為平易近人。
宋姨娘剛想應話坐下,便看見洪娘子正瞪著自己,低聲道:“奴家身份卑微,還是算了,就在這站著回話便是。”
李太夫人回身看了眼洪娘子,眼中似有微怒薄嗔,“宋姨娘是游三姑娘的生母,游三姑娘是我們家明兒未來的妻,說來也算是半個親家,怎會身份卑微,快坐下吧!”
宋姨娘聽李太夫人這話,心中雖有所得意,但面上仍是怯生生的落了座。
“瞧你鼻子尖都凍紅了,快吃點熱的暖暖身子。”保國公夫人熱心的招呼著,盛了碗湯羹遞給宋姨娘。
宋姨娘惶恐的接過湯羹,卻不敢食用,只好放在桌上,“有勞保國夫人。”
“我甚少見你,方才你來問安,我險些沒能認出來,慶瓏公主治家甚嚴,今兒怎么放你出來了?”李太夫人夾了菜到宋姨娘碗中。
“有勞英國太夫人。”宋姨娘先是謝過了李太夫人夾菜的恩情,隨后便接著答道:“今日是重陽節,公主念在我娘家人丁單薄,哥哥侄子又是個不孝的,家中無人祭拜祖宗,便放了我出來,以盡孝心。”
洪娘子說話依舊刁鉆刻薄:“宋姨娘先祖的牌位也是供奉在廣濟寺的?如此看來姨娘也算是出身書香門第人家,如此良人居然委身他人為妾,著實可惜了。”
宋姨娘怨自己沒地位,只能任憑洪娘子奚落,咬牙道:“家道中落,亦是無奈。”
“別說這些個傷心話了,不知嫂嫂可聽說了沒,安遠侯家的獨子柳文小侯爺率兵平了邊境的叛亂,不日安遠侯全家便要回京受封,我聽說那位小侯爺剛過及冠且尚未議親,而且生的人高馬大、瀟灑不俗,這次京中這些貴胄可又要扎推的去踩人家門檻了。”說著,李太夫人便掩面笑了起來。
“那又如何?我家女兒們都已定了親,這樣好的女婿我可是沒福氣得到了。”保國公夫人同樣樂呵呵的聊著。
李太夫人打趣著保國公夫人:“只是定了親事,你要真想去湊這熱鬧退一門婚事便是了,但凡尚未拜堂成親的便都不算,我只恨我自己沒多出一個女兒來。”
“話說回來,這一股腦的都湊上去有什么用,我家中有一女尚未議親,可聽說這位小侯爺喜歡什么樣的女子?”這時,不知從何處湊過來了一位衣著光鮮華麗的娘子。
李太夫人見來者是神機營譚云瑞之妻,起身互相見了禮:“原來是神機營家的夫人,你家女兒芳齡幾許?可讀過書?可會烹茶?可會焚香?可會女紅?”
譚家娘子爽利笑道:“我們出身武將之家,甚少讀書,焚香、烹茶這些個......亦是不會,不過女紅倒是極好,看來我家姑娘是入不了小侯爺的眼了,罷了,我還是在京中物色吧,我家姑娘自是不愁嫁的。”
譚家娘子閑暇時候便喜歡干些個保媒拉纖的事兒,她有滿京公子的底細,家中姑娘自然是不愁擇不到好夫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