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時光隧道
“嗯嗯,我明白了,主人,這樣看來,天地萬物的生命原來都是起源于一個大雞蛋啊!”
可心笑了,福娃稱贊地說:
“對呀,笨笨說得對極了!聽說地球人一直到現在都還在爭議,到底是先有的蛋呀,還是先有的雞?聽了老冉祖師的這個故事,根據盤古的由來,就能確定世上是先有了蛋后才有了雞。蛋,也叫卵,它是生命之源。承載萬物生命的大地叫地球,它是橢圓形的,也是一個大雞蛋。”
笨笨受到了福娃的鼓勵高興的很,便又問道:
“天地這樣廣大無邊,人的眼睛看不到盡頭,只能看到東西南北的一個平面,是怎么知道人類居住的大地,其實是一個橢圓的球形狀的?”
祿娃趕忙接口道:
“這就是我要講的故事,時光機和時光隧道。”
“噢,好奇妙啊!”
大家一齊自覺地坐好,準備仔細傾聽。祿娃點了點頭,開始講到:
我們都知道,在遙遠的云上天邊有福城,那兒有我們的父親福城長者和母親,是我們六兄弟的家園。但是,你們也許還不知道在廣大的云上天際中,在更遙遠的地方還有無數個數不清的福城。因為太遠了,我們看它們像夜晚看天上的星星。父親說,那些星球上有未知的無比奇特的生命,他們的文明比我們更先進更古老悠久,這是一些高智能的神妙有趣的人。
他們充滿智慧無所不知,所以也知道我們,有時還會特意飛來看望我們,觀察我們。他們來的時候會乘坐一種超音速更超光速并且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隱形飛行器,它就是時光機。在高高的云上天際中看地球,自然會看得清清楚楚。地球不但能自身不停的旋轉,還會圍繞著太陽轉大圈,所以地球自轉一圈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是一天,圍著太陽公轉一圈有春夏秋冬四季是一年。
這些外星仙人來到地球時,在空中像是踏云而來,走時又駕云而去,能做地球人所不能做之事,因此人們驚詫崇敬便稱他們為天上的神仙,對他們頂禮膜拜。這些神仙大多時候是善意的,會庇護我們,幫助我們繁衍生息,教會我們從事五谷的種植六畜的牧養,還傳授給我們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方法,告訴我們風雨雷電和所看不到的關于地球和宇宙天體的天文地理知識。
但是,冬去春來時光漫漫卻也是殘酷的,長此以往一切總是在變,它不僅能改變環境,還能改變人的心。事實上時光是先改變了人的心,才又改變了環境。所以這些外星仙人還會分辨監管地球人類的善惡,一旦人心不可控制的生出邪惡,變得丑陋不堪,產生出害群之馬的惡人達到一定的數量,不可遏制的制造災難,危害到整個星球時,他們就必然會出手懲罰甚至是毀滅整個地球人類,讓一切重新來過。
所以,鳳奶奶才能看到山下的大地上發生過三次滄桑巨變。它昭示著人類確曾數次消失,又數次重新繁衍出現。
因此地球上的人們是即恐懼又感激他們,幾千萬年以來在一些古老的甲骨文和竹簡的《山海經》等文字中就留下了許多的關于遇到神仙的記載。
比如神醫扁鵲、華佗、孫思邈都曾遇到仙人授給醫書,教給醫術。東土的四大名著《西游記》、《紅樓夢》中也都記載說,神猴孫悟空的出世和名門官宦公子賈寶玉的前生,都是因兩位神仙游歷山間時因手指受傷,出血滴到旁邊的石頭上,那塊石頭得到了仙氣精華幻化而生。
大約,若干千年以來,外星人光顧地球太頻繁了,他們甚至經常留戀忘返,還把這兒當成了他們的自留地,試驗田。因此就帶來了神秘的,與他們所在的另一個世界相連通的時光隧道,所以海洋上有了神鬼莫測、驚心動魄的百慕大,陸地上有了金字塔、石林陣,以及許多仙人洞和時常會在洞中遇到仙人的奇異傳說。
母親說東土山西有個爛柯洞,說是有一位進山砍柴的農夫,在山中發現了一個大山洞,進去后走不遠就看到洞中青天白云,花紅草綠,別有洞天,一個石桌旁還有兩位面目清奇的老翁端坐在下棋,由于受到二位老翁的熱情挽留,農夫就留下來在一旁助興作陪。待他后來酒足飯飽想起還要砍柴回家時,便謝絕了老翁的一再挽留,走出洞口看到他放在那里的斧頭還在,只是斧頭的木柄已經腐爛不堪再用。他心里不禁納悶,這才多大一會功夫,怎么斧子的木柄就爛了呢?
他想起聽老人們說,早年間在帝都金陵的大山里,有一位趕考的張秀才在山中迷了路,眼見得天快黑了,只得先尋個地方過夜,便進入了一個山洞里。這個山洞靜悄悄的,黑乎乎的,可是越往里走越顯得明亮起來,走到盡頭卻看到天色大亮,漫山遍野的桃花盛開,芬芳四溢,河邊有綠柳成行,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又有一柱杖的白發老者喜笑顏開,迎來過來,口稱:
“幸會!幸會!老朽在此恭候秀才多時了!”
言畢即挽起張秀才的手往竹扉小院走去,老安人在堂,眾佳麗相陪,輕歌曼舞,頃刻之間室內坐席開宴,山珍海味,享用不盡,美酒佳肴,侍女把盞。可張秀才卻愁眉不展心下忐忑不安,那老者見了便哈哈大笑,說到:
“世人都說神仙好,唯有嬌妻兒孫功名利祿忘不了。小老兒與你本有忘年之交,你就不愿意留下來與我在這洞府里快活逍遙壽與天齊嗎?”
張秀才聽了,便即拱手相謝,感激而言:
“老神仙的厚愛,在下感恩五內,但在下認為辛辛苦苦,實實在在才有意思。腳踏實地,歷盡生老病死千般磨難,才是一個人圓滿的人生。”
白發老者聞此言理解的點了點頭,又留張秀才住了一日方才戀戀不舍的派車馬贈金銀送他上路。張秀才回到家才知,妻兒均已老邁故去多年,就連自己離開時尚在襁褓里的小孫子張虎仔,如今竟已一百零一歲,是位白發蒼蒼的暮年老人了。
原來洞中歲月一日,世上光陰百年。人生竟如朝露,如此的短暫,短的連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都還沒有來得及去做。可嘆自己空有滿腹詩書,一腔為國為民的遠大抱負未能施展。
張秀才經歷此事心智大開,決心不負光陰,再赴考場。他一考中舉,再考進士及第,官至首輔宰相。張丞相憂國憂民治國有方,披肝瀝膽鞠躬盡瘁,千古一相,美名遠揚,最后八十八歲無疾而終。
“好!好!接著講!”
“接著講!”
幾個小童有些激動,開始起哄,一起拍手。
“哦!---可心還在嗎?”
眾人一怔,是鳳奶奶的聲音!趕忙回頭一望,果然是鳳奶奶睡醒覺出來了。